•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论文加强分辨,强化规范(陈祥书)(教学论文)» 正文

加强分辨,强化规范(陈祥书)(教学论文)

[10-16 16:47:43]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8170

概要: 加强分辨,强化规范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在高考语文中,诗歌鉴赏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说它是个重点,是因为它占有10分;也就是除作文外,它占有九分之一。说它是个难点,是因为它的分数不好拿;10分之中能拿个5、6分就不错了,有的甚至只能拿1、2分。之所以难拿到分,固然大多是因为鉴赏能力不够强,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因为优劣不分辨,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想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除了要提高鉴赏能力外,还必须加强优劣分辨,强化答题规范。第一,答题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怎么提问就怎么答。如果问你东在哪里,你却回答西在何处;答非所问,能得到分数吗?所以,必须对答所问,哪样提问就哪样回答。二是怎么要求就怎么答。如果要求你向南前进,你却向北进军;南辕北辙,凭什么给你分数?因而,必须靠船下篙,怎样要求就怎样回答。三是怎么提示就怎么答。如果提示你一直向前,你却拐弯向右;无视提示,能回答得好吗?因此,必须借助导航,怎样提示就怎样回答。比如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诗歌鉴赏题。阅读武衍的《宫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加强分辨,强化规范(陈祥书)(教学论文),标签:语文教学论文大全,http://www.51jxk.com



 加强分辨,强化规范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在高考语文中,诗歌鉴赏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说它是个重点,是因为它占有10分;也就是除作文外,它占有九分之一。说它是个难点,是因为它的分数不好拿;10分之中能拿个5、6分就不错了,有的甚至只能拿1、2分。之所以难拿到分,固然大多是因为鉴赏能力不够强,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因为优劣不分辨,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想提高诗歌鉴赏的得分,除了要提高鉴赏能力外,还必须加强优劣分辨,强化答题规范。
第一,答题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怎么提问就怎么答。如果问你东在哪里,你却回答西在何处;答非所问,能得到分数吗?所以,必须对答所问,哪样提问就哪样回答。二是怎么要求就怎么答。如果要求你向南前进,你却向北进军;南辕北辙,凭什么给你分数?因而,必须靠船下篙,怎样要求就怎样回答。三是怎么提示就怎么答。如果提示你一直向前,你却拐弯向右;无视提示,能回答得好吗?因此,必须借助导航,怎样提示就怎样回答。比如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诗歌鉴赏题。阅读武衍的《宫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然后回答第10题: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提供的答案是: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从答题优点来看,提问与回答相符。题目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回答用了反衬手法,做到了怎么问就怎么答。其二,要求与回答一致。题目要求回答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回答也确实说出了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符合答题的第二条原则。其三,能分析具体运用。在点出反衬手法后,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反衬在诗中的具体运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题目本身没有具体提示,当然也就无所谓怎么提示就怎么答。就答题不足而言,主要有三点:一是分析有误。点出反衬后,接下去的两个分句分析的不是反衬,而是对比。如果是分析反衬的话,那应该这么说:用落花能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锁重门;用落花无人禁止,反衬宫女的失去自由;用落花行动自由,反衬宫女的空有愿望。二是漏掉对比。一般说来,反衬与对比是一对亲兄弟,是一对好姐妹;有兄姐就有弟妹,有反衬就有对比。如果把对比列为独立的一点,那就可以怎么回答:运用了对比手法。落花能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却身锁重门,失去自由。通过对比,表现了强烈的宫怨。三是作用未答。问有什么作用,但答案中却没有回答;有问无答,不符合第一条原则。如果补上的话,那应该是:通过反衬,更加突出了对自由的渴望。由命题欠缺来说,至少有两点:一是有歧义。是要谈三四两句诗的作用,还是要谈表现手法的作用?按照主语承前省略,那应该是问三四两句诗有什么作用;但如果按照前面问的是表现手法,那应该是问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如果是前者,那就应回答为:与第二句形成对比,用落花飞出宫墙,对比宫女被锁宫中;与第二句形成反衬,用落红飞出宫墙,反衬宫女身不由己。如果是后者,那就该在“有什么作用”前补上“其表现手法”,并回答为:运用反衬,突出了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比,表现了强烈的宫怨。二是不严密。严格地说,单就三四两句诗,不能说有什么反衬。因为无论是反衬,还是对比,都是与第二句形成的。正因为这样,就必须加上“结合全诗”,也就是加个“答题提示”。具体一点,就是将题目改成“结合全诗,说说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自然就堵塞了命题漏洞,变得严密多了。
第二,答题模式。诗歌鉴赏的类型很多,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答题模式。各种模式虽有不少差别,但在总体上还是相同的。比如说,技巧型的答题模式,大体上就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指出其手法。就是要具体说出它运用了什么手法,并且最好用手法方面的术语来回答。如果不归纳为术语,那就可能不到位;如果不上升为术语,那就可能不圆满。第二步,分析其运用。就是要结合具体诗歌,具体阐述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是怎么运用的,并且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第三步,点明其作用。可以点出其情感上的作用,也可以点明其结构上的作用;但不管是点明哪种作用,都必须是运用某种手法带来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第一步是论点,第二步是论证,第三步是升华。例如宿迁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诗歌鉴赏题。阅读李商隐的《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然后回答第1题:“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给出的答案是:这句运用了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就答题规范而言,对第一问的回答符合答题模式。先是点出了反衬手法,然后分析了反衬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最后点明了反衬手法的作用。从答题不足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问上,至少有两点:一是遗漏对比。“花明柳暗”是乐景,“绕天愁”是哀情。用“花明柳暗”与“绕天愁”进行对比,也就是用乐景与哀情进行对比。也许有人要说,答案中不是列有对比吗?虽然把对比列在括弧里,但只是作为对反衬的一种补充,并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一点,更没有阐述它在诗中的具体运用。而如此做法,实质上是模糊了二者的概念,混淆了二者的差别。因为虽说反衬与对比连在一起,但反衬是反衬,对比是对比,两者差别很大:反衬有主次之分,对比无主次之别。二是表述不准。在“反衬”后面的括号里,还列有衬托。严格地讲,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因为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而这里没有正衬,只有反衬。也就是说,这里只有用“花明柳暗”的美景反衬“绕天”的愁绪,只有用乐景反衬哀情。所以,如果说运用了衬托,那就是扩大了范围,延伸了外延,当然就不准确了。第二问上,主要有两点:一是作用未答。第二问是要回答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但答案中根本就没有回答;是典型的问而无答,或者是标准的问而漏答。二是题意不明。是要谈首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还是要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具体一点,根据主语的省略规律,第二问的主语应是首句,照理就应该是前者;但按照前面讲手法,似乎下面就应该讲手法的作用,顺理就应该是后者。如果是前者,那就应回答为:调换了生活次序,将触景生情句放在首句,突出了登高望远的无边愁绪,为上楼的叙述带上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如果是后者,那就应在“对”前补上“其手法”,并回答为:运用反衬,更加突出了“绕天”的忧愁;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了无边的愁绪。 
第三,答题要求。应该说,有许许多多。虽说每个题目都有具体要求,但最最根本的,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准确。准确答题是最基本的要求,或者说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你答题不准,答得再多,那也是白搭。因为答题准确,才能不被扣分,得到高分。如果打擦边球,那就是打擦边球的分数;如果打跑了靶,那就是打跑了靶的分数;如果打入靶心,那就是打入靶心的分数。二是全面。一般说来,评分标准总是按问按点给分的。如果答漏了一问,那就会少一问的得分,得分就定然会低了许多。如果答漏了一点,那就会少一点的得分,得分就必然会低了一些。因此,应该是有几问就答几问,有几点就答几点。三是通畅。通畅是答题能力的外衣,是答题水平的象征。如果答题通畅,印象特好,就会笔下生花,无形升分。但如果答题不畅,印象特差,就会笔下无情,适当扣分;因为答题不畅,往往会层次不清,表意不明;自然就会印象不好,影响得分。譬如淮安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诗歌鉴赏题。阅读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然后回答第2题: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用来评分的答案是: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表面上看,答得还可以,但如果按照答题要求,细细一琢磨,就觉得很有问题:一是不够准确。因为准确地说,尾联运用的手法不是衬托,而是反衬,是衬托中的反衬;是以乐景反衬哀情,是用扬州的歌吹反衬禅智寺的静寂,是用歌舞喧闹反衬诗人的孤独凄清,是用市井繁华反衬诗人的有所失落。二是不够全面。因为就表现手法而言,不光有强烈的反衬,而且还有鲜明的对比:有那乐景与哀情的对比,有那扬州歌吹与禅智寺静寂的对比,有那歌舞喧闹与诗人孤独凄清的对比,还有那市井繁华与诗人有所失落的对比。因而,只说有反衬手法,那显然是不全面的。虽说括号中也列有对比,但那只是作为对衬托的补充说明,始终没有将它与反衬进行并列,更没有像分析反衬那样分析其在诗中的具体运用。三是不够通畅。究竟是用什么反衬什么?是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还是用扬州的歌舞喧闹、市井繁华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具体一点,是用扬州反衬寂静,还是用扬州的歌舞喧闹反衬禅智寺的寂寞,用扬州的市井繁华反衬禅智寺的冷静?很显然,不能是前者,只能是后者。因为扬州与禅智寺相对,歌舞喧闹与寂寞相对,市井繁华与冷静相对。只有扬州可以反衬禅智寺,只有歌舞喧闹可以反衬寂寞,只有市井繁华可以反衬冷静。简言之,只有扬州的歌舞喧闹与市井繁华才能反衬出禅智寺的寂静,扬州本身是无论如何也反衬不出寂静的。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
上一篇:“真情实感”与“真人真事”不能简单划等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