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570

概要:第8课时诵读欣赏学习目标:1、能通过页下注和同学教师的帮助,读懂全文,并识记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2、能反复品味,领悟孟子在本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精华。3、能熟练地背诵全文。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初读——读懂1、在教师或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断句、朗读。2、结合页下注初步理解课文,对有疑难的词句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或者询问教师。3、讨论归纳作者在本文提出的思想观点。二、刍读——读透就文中所提到的观点赏析、点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谈自己的感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略加点评三、吟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第9、10、11课时 写作第9课时:学习目标:学习不同的论述方式,结合本单元前辈所提到的各种治学思想,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的语句教学内容及步骤:就课文所提到的三个话题,同学们展开讨论,打开思路,并选择一些班级交流。第10课时:以“聪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可仿照本单元所学习的几种文体,比如随录式,写出自己的思维火花。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第11课时:评改作文: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教学设计,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第8课时
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页下注和同学教师的帮助,读懂全文,并识记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
2、 能反复品味,领悟孟子在本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精华。
3、 能熟练地背诵全文。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初读——读懂
1、 在教师或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断句、朗读。
2、 结合页下注初步理解课文,对有疑难的词句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或者询问教师。
3、 讨论归纳作者在本文提出的思想观点。
二、刍读——读透
就文中所提到的观点赏析、点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谈自己的感悟。
对文章的写作特色略加点评
三、吟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第9、10、11课时 写作
第9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不同的论述方式,结合本单元前辈所提到的各种治学思想,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的语句
教学内容及步骤:
就课文所提到的三个话题,同学们展开讨论,打开思路,并选择一些班级交流。
第10课时:
以“聪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可仿照本单元所学习的几种文体,比如随录式,写出自己的思维火花。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1课时:
评改作文: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2课时: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清潭中学  于伟军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能从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中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完成习作;与同学有条理、有见解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能查阅资料,确立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文学体裁或作家作品讨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二、重点难点:能从三位作家对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三位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难点是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对单元中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能确立专题学习。
三、教材内容的解读: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包括“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三篇文章分别对散文《白鹭》、小说《百合花》、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评论。及诵读欣赏、综合实践与探究、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共需14课时。《白鹭》 “散文家谈散文”3课时;《百合花》 、“小说家谈小说”4课时;《一个深夜的记忆》、诗人谈诗4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学法指南: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小说作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对于诗歌作品,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乡愁》通过给“乡愁”赋予了一定的意象,从而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应抓住关键性的诗句,把握全诗的主旨。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其次,要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再次,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如《诗人谈诗》作家密切联系生活,从常见的事物身上发现了美。这样才会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也才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揭示的现实意义。
 四、 学习模式板块设计:
(一) 自主阅读;(二)走近作家作品;(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五)成果交流展示;(六)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 明确任务 1

2、简介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 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 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 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 完成专题 课内1课外3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 交流展示成果 1
师生共同反思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1、作者简介
晓 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2、和课文有关的网址。
http://www.guomoruo.net/
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Book/Edu/JCYGJS/TS004006/0290_ts004006.htm
http://www.bookhome.net/sanwen/gml.html
http://218.4.156.91/zhq/web/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9
http://www.yndlzs.com/minren/minren32.htm
http://www.snweb.com/gb/people_daily_os/2002/04/29/g0429005.htm


第十四课小说家谈小说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安排
1、简介作家作品,布置任务,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明确任务  1

2、组织自主阅读《百合花》 阅读《百合花》
3、组织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
4、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 从各个角度讨论交流 1
5、组织自学《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自学和自己的见解比较
6、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再讨论 修改自己的见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