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正文

《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705

概要: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诗经》里的重章叠唱的特点。•2.掌握《氓》与《采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3.掌握四言诗的朗读节奏和这两首诗的比兴运用的特点。•4.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二背景资料《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

《诗经》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学习目标
•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诗经》里的重章叠唱的特点。
• 2.掌握《氓》与《采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
• 3.掌握四言诗的朗读节奏和这两首诗的比兴运用的特点。
• 4.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背景资料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三 文体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引号内容为朱熹《诗集传》语)。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叙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静女》主要运用的正是“赋”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一对大眼水汪汪,像露水珠在草上淌。”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方法练习
一、 字音识记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ǐ 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二、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三、古今异义 
1.泣涕涟涟    
泣涕,古义:为眼泪
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宴,古义:为欢聚
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
启,古义:是跪
今义:指开启。
居,古义:指安坐
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
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
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四、一词多意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0.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1.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其黄而陨(变黄)
雨雪霏霏(下)
②名词作状语
夙兴夜寐(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天天,日日)
(2)数词的活用
数词使动用法
士贰其行(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
六 、文言句式
• (1)判断句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 (2)倒装句
• 宾语前置句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课文解析
一 要点赏析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它是一首叙事诗,全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妇女被丈夫遗弃后,回忆当初恋爱、结婚的经过以及婚后的遭遇,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全诗共60句,分为六章,每章10句。诗的情节线索清楚: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了。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民主是个好东西》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