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14个文言虚词例析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 正文

14个文言虚词例析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

[01-04 17:04:43]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778

概要:⑦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到城东时,仅仅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注:初中教材文言篇目中未见这种用法。 七、虽“虽”有两种用法:1.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先让一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尽管”。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曹刿论战》)②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八语下册《满井游记》)③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同上)2.用于条件关系,表示最大限度地假设一种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就是”。用“虽”表示假设,“虽”一般放在主语前头。④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七语下册《口技》)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八语上册《三峡》)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八语下册《马说》)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九语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虽”常和“然”连用。文言的“虽然”等于现代说的“虽然如此”。其中“虽”是连词,等于“虽然”;“然”是指示代词,等于“如此、这样”。“虽然”的“然”比“然而、然则”的“然”意义更实在些。文言的“虽然”一般不能用现代

14个文言虚词例析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⑦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到城东时,仅仅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注:初中教材文言篇目中未见这种用法。
 
七、虽
“虽”有两种用法:
1.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先让一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尽管”。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曹刿论战》)
②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八语下册《满井游记》)
③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同上)
2.用于条件关系,表示最大限度地假设一种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即使、就是”。用“虽”表示假设,“虽”一般放在主语前头。
④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七语下册《口技》)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八语上册《三峡》)
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八语下册《马说》)
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九语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虽”常和“然”连用。文言的“虽然”等于现代说的“虽然如此”。其中“虽”是连词,等于“虽然”;“然”是指示代词,等于“如此、这样”。“虽然”的“然”比“然而、然则”的“然”意义更实在些。文言的“虽然”一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虽然”来对译,而要用“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⑧大王加惠,以小易大,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⑨王曰:“善哉。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九语下册《公输》)
 
八、为
“为”用作介词,大致有一下几种情况:
1.表示替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替、给”。
①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九语下册《公输》)
2.表示所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对”。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八语上册《桃花源记》)
3.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表示被动。
④山峦为晴雪所洗,鲜妍明媚……(八语下册《满井游记》)
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九语上册《陈涉世家》)
“为”有介词和动词两种用法。例如“公输般为楚为云梯”(《墨子•公输》):前“为”是介词,当“替”讲;后“为”是动词,当“造”讲。这一般不致误解。值得注意的是文言的“为之”:当它后边是名词时,“为”是动词,“之”是它的近宾语,后边的名词是远宾语;当它后边是动词时,“为”是介词,“为之”是介词结构,作后边动词的状语。例如:
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七语上册《童趣》)
⑦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九语上册《隆中对》)
例⑥⑦中的“为之”就是介词短语。
 
九、者
“者”字的基本功能是附加在别的词或短语后边,和它前边的词语组成“者”字短语。“者”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1.附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边,表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
①京城有善口技者。(七语下册《口技》)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八语下册《醉翁亭记》)
2.附在数词后边,表示“几个人、几件事、几样东西”。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八语下册《岳阳楼记》)
3.附加在名词后边,表示“……这个人、……这种东西”;如果“者”前的名词是时间名词,“者”表示“……的时候”。名词后边的“者”,翻译时一般不必译出。
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九语下册《愚公移山》)
4.“者”字短语作“若、似”这些动词的宾语,构成“若(似)……者”的格式,“者”表示“……似的、……的样子”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七语上册《山市》)
5.附加在定语之后,表示定语后置。
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八语下册《马说》)
⑦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八语下册《醉翁亭记》)
6.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有时同“也”相照应,表示一种判断。例如:
⑧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九语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⑨陈胜者,阳城人也。(九语上册《陈涉世家》)
 
十、且
(一)作副词
通常用在动词或数词谓语前边,表示动作或情况的发展“即将如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要、就要、将近”。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九语下册《愚公移山》)
“且”有时不表示时间,而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或当“尚且”或“姑且”讲。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二)“且”作连词,一般表示下列关系。
1.一是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又、一边……一边……”。
③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去,显得我们赵国国弱又胆怯。
注:初中教材文言篇目中未见这种用法。
2.二是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④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您项不占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攻打秦国呢?
注:初中教材文言篇目中未见这种用法。
3.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再说”。表示递进关系,“且”常和语气词“夫”连用。“且夫”表示要进一步发表议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再说、况且”。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九语上册《陈涉世家》)
⑥其妻献疑曰:“……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九语下册《愚公移山》)
 
十一、则
1.表示后一件事紧承前一件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七语上册)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语上册《陋室铭》)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八语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八语下册《满井游记》)
有时候,“则”前所述的情况事实上反而发生再后,“则”后所陈述的情况反而发生在前,“则”表示“原来已经”发生的情况。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八语下册《岳阳楼记》)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条件,包括假设的一种条件(情况)。条件句中的“则”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那么”。
⑥愿陛下听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九语上册《出师表》)
条件和原因有相通之处。有时“则”用于因果句,表示一定因由而产生的结果。
3.表示几种情况的比较,有时和现代汉语的“就”相当。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九语下册《孟子两章》)
4.表示意思的转折,和现代汉语的“却、可是”相当。
⑧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八语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乎
(一)用作语气词
“乎”作语气词,主要表示疑问语气,有一下几种情况:
1.表示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吗”。
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七语上册《〈论语〉十则》)
②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九语下册《公输》)
2.表示反问的语气,常有一个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它相呼应,“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吗”
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九语上册《隆中对》)
3.表示猜度。表示猜度的语气,前边常有一个表示猜度的副词和它相呼应,“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例如:
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八语下册《岳阳楼记》)
(二)作介词
“乎”作介词,用法大体同“于”:可以介出动作的处所、时间,也可以介出比较的对象。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八语下册《醉翁亭记》)
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八语下册《醉翁亭记》)
不过“乎”与“于”的用法也并不完全相同。其一,被动句中介出动作的主动者,一般用“于”不用“乎”。如“受制于人”不说“受制乎人”。其二,有“乎”组成的介词结构只能作补语,而由“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作补语,也可以作状语。
 
十三、然
1.“然”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和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相当。例如:
①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八语下册《满井游记》)
②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九语下册《公署》)
2.“然”常和“而”连用,“然而”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短语。其中“然”是指示代词,“而”是连词,“然而”等于“如此,但是”。不过译成现代汉语,有的只需用“但是”。例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教学总结(高一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