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新课程新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正文

新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01-04 21:07:23]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新课程   阅读:8113

概要: 史绍典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特级教师 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 专家 办公室主任 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审定委员 教育部中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华中师大)新课程骨干国家级培训 导师 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湖北大学)新课程骨干省级培训 主讲专家 武汉市师资培训中心(江汉大学) 特聘教授 湖北教育学院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湖北省教育学会 常务理事 学术委员 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 湖北省学习学研究会 会长 电话:027-88843029 13476166909 13907104902 邮箱:sdshi@263.net sdshi@hubce.edu.cnsdshi@263.net 网址:www.jiaoyan.cn“老典文集” 专著:《语文永远是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交流 沟通 对话》(开明

新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标签:语文新课程标准,http://www.51jxk.com



 史绍典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特级教师
  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  专家  办公室主任
  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审定委员
  教育部中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华中师大)新课程骨干国家级培训  导师
  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湖北大学)新课程骨干省级培训  主讲专家
  武汉市师资培训中心(江汉大学) 特聘教授
  湖北教育学院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湖北省教育学会  常务理事  学术委员
  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理事长
  湖北省学习学研究会   会长
        电话:027-88843029  13476166909  13907104902
        邮箱:sdshi@263.net   sdshi@hubce.edu.cnsdshi@263.net
        网址:www.jiaoyan.cn“老典文集”        
   专著:《语文永远是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交流 沟通 对话》(开明出版社2005年)
                《听老典说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栏:“老典沙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课例展评”    (《中学语文》)
                 “个性化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教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干燥乏味。
                       ——林语堂《论学问与知趣》
             

             假如生命只有一天,你选择干什么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
激动  兴奋
    ●困惑  苦恼
    ●论争  反思
    ●理性  行动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可反复证实性,人们一旦认识或掌握了知识就可以用来改造世界。
知识是人们经过检验后的认识,对所有人都适用。 
学校教育的全部活动就在于呈现知识、接受知识和测量知识,知识成了学校教育的轴心。
我的语文教育感言
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有关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回答有关“怎么办”的问题。 
操作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动作技能也是按照某种规则办事的能力,因此也属于程序性知识。 
课程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
课程不是静止的,也是动态的

生成课程具有体验性、创新性和生命性的特点,它是对预设课程进行批判反思的结果,也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课程回归生活的应有之义。
生成课程的实现条件是:提升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意识,优化师生关系,确立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观。
生成课程: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
生成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而代之以“一切将成”,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课程活动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的生活过程,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 
1)合理的交往是一种合作式的交往;
(2)参加交往的各方相互持平等的态度;
(3)在交往中真正做到民主;
(4)在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和理智相处;
(5)逐步地使不带支配性的交往行为成为可能;
(6)相互传递的信息是最佳的信息;
(7)现在的交往将为以后的合理交往创造条件;
(8)并非一切合理的交往都必须达到一致的认识,避免在交往终了作出盲目的决定。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语文,是很本色、很清纯、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
    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
    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飚突进式的啸傲……
    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
    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永远是语文……      
 
Tag:语文新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程
上一篇:万紫千红总是春——对新课程语文教学、复习的建议与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