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辨明的几种关系» 正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辨明的几种关系

[01-04 21:14:5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研究性学习   阅读:8220

概要: 湖北郧西一中 (《语文家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含作了明确界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概念、理论、思想的理解不够透彻,有些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出现各种误区,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面上看起来一招一式很热闹,实际上“新瓶装旧酒”,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没有多大作用。为了更好更深入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主动求知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在研究性学习操作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以下几种关系。1 研究与学习 在传统观念中,研究通常是指向未知领域,为此,它必须建立在一种研究资格,诸如丰富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基础之上;学习则是指向已知领域,重在消化、吸收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成果。有人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要求研究主体有什么重大发明创造,而是重在让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

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辨明的几种关系,标签:研究性学习范文,http://www.51jxk.com



 
湖北郧西一中   
(《语文家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含作了明确界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概念、理论、思想的理解不够透彻,有些时候只是流于形式,出现各种误区,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面上看起来一招一式很热闹,实际上“新瓶装旧酒”,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没有多大作用。为了更好更深入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主动求知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在研究性学习操作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以下几种关系。
1 研究与学习  在传统观念中,研究通常是指向未知领域,为此,它必须建立在一种研究资格,诸如丰富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基础之上;学习则是指向已知领域,重在消化、吸收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成果。有人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不要求研究主体有什么重大发明创造,而是重在让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经历研究的过程,感悟周围世界的奥秘,养成研究的习惯,培养服从真理、追求真理的态度和精神;归根结底还是学习,是求知,只不过是主动性的求知,是在研究中求知,这是研究性学习区别于传统接受性学习最本质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在凝结其毕生心血和创造性智慧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讲到:“对自然现象、生产、人的实践采取恰当的带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努力的从实践中挖掘更多的材料——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通过直接观察,而用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
世纪跨越中的教学改革将这两者联结在一起,要求中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科研工作者的课题研究历程,直接感受、体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习过程变成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研究课题以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再只是对已有的认识历程的简单重复,甚至已知认识结果的直接接纳。研究性学习目的是让知识“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日后走入社会后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2 研究与指导 有人以为学生在研究,那么老师应该轻松一下了,这是对研究性学习认识的又一误区。在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构造型态,无论是理念的表述,还是实践的运作,实际的效用,都早已被教育界人士广泛接受。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永远是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同样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反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抉择、独立判断的学习决策者的作用,教师则应从启发诱导、点拨指导、释疑辅导、和因势利导等几个纬度上充分发挥启发导引作用。惟其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说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利用可能的信息资料,针对学生实际,指导确定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了解研究实施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醒指导、点拨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开发可资研究性学习的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运用有效手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写好研究日记,记载研究情况;指导学生对获取的研究资料、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形成结论。总之,始终应注意,教师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只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线索,具体实际操作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
3 继承与创新 研究性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创新学力的发展,那么,在研究性学习运作过程中还要不要对传统的认同与传承?对此,有学者告戒我们:“重要的不是空言‘创造’,而是要认认真真的把国内和国外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接纳过来……如果连传承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做好,就大谈特谈‘创造教育’,岂不是在沙漠上建造高楼?”这是一种警示。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发展离不开基础,创新离不开继承。
但是,在现代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决不是一种先基础后发展,或先认同继承再创新创造的阶段性线型衔接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耦合镶嵌关系。具体的说,就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把学习的对象作为研究的对象,把继承与创新的镶嵌耦合关系统一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之中。
4 课题与课程  也有人误以为,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对一个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的学习活动,这也是不对的。课题研究学习与课程研究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基本类型和形式。课题式研究学习,是通过选题立项与课题研究等开展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独立研究的实践能力,它具有时空阈限单元规定性的特征。研究性课程学习,则是把课程内容(通过教材课文)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籍以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思维创新方式和创新学力,它是变革中小学学生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它具有学习研究对象确定性的特征。这两种模式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关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联接,构成综合交叉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5 过程与结果 这里涉及到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问题。针对接受性学习重在认同、继承,倚重结果的弊端,有人引申提出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原则,这是矫枉过正。按照质量互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结果与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具体说,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既是研究性学习过程发展的自然结果或状态反映,又是新的过程的起点和开端,或者说是过程的延续。所以,过程与结果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只是相对的分类。重过程,其实是在于探索思维的轨迹;看结果,在于测定思维过程的效应,并以此改善思维过程状态,创新往往在过程与结果的联结中产生。
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的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它并不是非要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达到“有所发明创造”的标准,而是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要求学生去发现学过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学生学过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会,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确定课题,设计方案,动手实践,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了解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很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精神的目的,使他们在今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达到“有所发明创造”的境界。
6 研究性学习与高考 这是广大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最关心、也是最直接最敏感的话题。所有的教师都明白,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是有明显促进作用的,而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的高考与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目前的高考改革落后于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之中,尚未能对研究性学习起到积极导向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早已列入高考命题方向,高考命题也早已明确提出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前需要也正在实践的是怎样才能得到切实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方向应该是高考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不是教育改革适应高考的需要,高考命题应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指挥棒的导向作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必将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积极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条光明大道。

Tag: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研究性学习
上一篇: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