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57

概要: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徐红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也成了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说到创新,有人认为就是要发明新东西,开发新产品,因而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认为这是科研部门或者高等教育的事情。其实这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而造成的。事实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做法和专利的产生,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创新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的要素、品质、思维的方式、方法和类型的综合。简单地说,就是在前人(或个人)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它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积极探索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结果表述的新颖性等特点。而发散式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徐红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也成了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说到创新,有人认为就是要发明新东西,开发新产品,因而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认为这是科研部门或者高等教育的事情。其实这是由于理解的偏差而造成的。事实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做法和专利的产生,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

创新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的要素、品质、思维的方式、方法和类型的综合。简单地说,就是在前人(或个人)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它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积极探索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结果表述的新颖性等特点。而发散式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首先要正视现状,充分认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这样评价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它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这样的评价绝非危言耸听,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客观事实。在教学中,课文教学唯教参是从,作文教学大搞新八股,考试答案坚持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不仅搞得学生语文能力低下,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唯书、唯上、唯标准”的考试机器,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有人担心,语文教学的误区,最终可能使学生所受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误入歧途。如果真是这样,那语文教学真是误尽天下苍生,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就成了千古罪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这种山穷水尽的情形,只有正视现实,力求改革,语文教学才能柳暗花明。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仁人志士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上下求索,他们通过潜心研究和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析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就会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是他们教改的核心。如上海钱梦龙先生的“自读椊潭翖讨论椬饕怠钡慕萄J剑菏樯?“四遍八步”教学法,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等等。这些教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了解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根本因素

俗话说,治病须治本。只有真正了解致病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妙手回春。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根本因素。

据研究分析,阻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从客观上讲,这种阻碍是来自家庭、社会和教育的。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根本不需要创新;再者,现行的考试制度也束缚了老师的手脚,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主观上看,主要有动力性障碍和认知障碍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学生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缺乏好奇心、求知欲,缺乏坚毅、韧性。后者表现为功能固定性(人的心理具有把某种东西常见的功能固定下来而排斥其他功能的倾向)和思维固定性(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内含着一条思路,它沉淀于脑中,固定下来,在遇到类似问题,便按原思路思考而排斥堵塞其他思路)。

客观的障碍需要全社会长久的共同的努力,但主观性障碍则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的。只要我们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打破影响他们创造思维发展的心智枷锁,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就能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格森曾说过“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每个人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教育可以用粗暴的方式扼杀天才,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大家”。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为师之道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能是承传社会道德,传授文化知识,从而达到解除疑惑的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无问题为终极目的的。但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是“发现问题棗解决问题棗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敏锐地发现课本或讨论中的不足,从而会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的,而学习的内驱力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涨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想象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想象。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而我国中学生的想象力现状如何呢?据报道,在一次国际发明比赛中,中国派出了许多重点中学的尖子选手,结果仅获得了一个纪念奖。《中国青年报》为此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是啊,曾经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为什么会在我国综合国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科技发明方面输给了外国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拓展学生的想象 
现存的教材虽然在编排、选材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教材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等到新教材出来以后再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我们不知又要输掉多少回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这些训练,都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项链》时,我在赏析完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即当路瓦栽夫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自学高中第一册单元训练中的《人,又少了一个》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叙那个中年妇女由一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沦为乞丐的悲惨经历。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教学目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