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76

概要:山西省临汾一中 常红杰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利用课堂渗透品德教育。高中语文新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是这套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教材在选文上,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课文不但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的范文、样本,同时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情。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促使人格的健全的人格的完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工作如何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山西省临汾一中   常红杰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利用课堂渗透品德教育。

高中语文新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是这套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教材在选文上,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课文不但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的范文、样本,同时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情。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促使人格的健全的人格的完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工作如何得益于早年语文学习的故事,因受某篇或某些课文的教化和启迪而影响自己生活历程,最终成为英模人物和成功人物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因而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在语文课本中,有孔子充满积极入世的精神《论语》,表现出庄子渴望逍遥游于天地之间的潇洒的《逍遥游》,凸现出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峥挺立的人性的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充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爱情怀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展现出苏轼人生追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洋溢着英雄情怀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近现代有鲁迅先生深刻犀利的《灯下漫笔》,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汪曾祺恬淡温和,京腔京韵,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胡同文化》,沈从文流淌着水的柔情的《边城》,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思的《我与地坛》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我让学生讨论陶渊明的人生观,有的学生从王家大院的对联“尝读诸葛出师表寻梦拔剑报国,转忆陶潜归去来却何种豆南山”,说到两种人生,一种是诸葛亮式的积极追求,立志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古剑人生”,而另一种是陶渊明式的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归隐田园的“菊花人生”。批评了陶渊明的回归,认为那是一种懦弱的行为,而只有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屈原的那种“路漫漫其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无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积极的人生才是令人赞许的。而另一些同学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陶潜力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所做的正是他想要做的,封建社会多少的士大夫都想要走出那个扼杀人性尊严的官场,比如苏轼写过“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而李白也说“人生在杨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但是他们虽然心向往之,却没有真正地走向田园,只有陶渊明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并毅然绝然地走向诗意的生活,这种选择本身就证明了陶渊明的气节。而我们的生命中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诱惑,使人难已割舍,只有学会果断地放弃,才能拥有更美的人生。

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合学生在盎然的兴味中得得到了道德与美的陶冶。

二、利用语文活动课渗透品德教育。

有这样一首著名的短诗“人生  网”,仅此一字,道尽整部人生真谛,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大网中,网络传媒的大量介入生活更让我们一天天地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面对这网似的“八面来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定型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少的思考和困惑。而作为处在“成人世界”里的教师,对学生情感关系、相处方式知之甚少。因此,利用活动课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让“自我”融入他们的世界,真正走近他们的过程。语文学科的知识覆盖面相当广泛,天文地理、宏观微观、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了广袤无垠的全部社会生活。语文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学好语文可以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日益丰富,进而达到广博精深的境界。

语文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茶馆”式的氛围以及话题选择的随意性,轻松愉悦的氛围能让学生打开心扉,而随意性的话题更能让学生真正地畅所欲言。“把两个苹果交换,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把两种思想交换,每个人就具备了两种思想。”这种课堂,是心灵对话、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

比如在《英雄》播出后,我曾经以“问天下谁是英雄”为主题开了一次研讨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雄的看法。学生在对长空、无名、残剑、飞雪以及秦王的形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纷纷抛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有的说残剑为了天下而放弃了个人的恩怨,更不惜被自己最亲爱的人的误解,最后毅然赴死,可谓英雄;有的同学则认为,残剑正如《史记·荆轲秦王》中的樊於期,为了共同的理想,先做了一个无名的牺牲者,而在他赴死之时,更不知道整个事情的结局,这种精神,也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有的同学说秦王其实是最孤独的一个人,他胸怀天下民生,却无人理解,只有残剑和无名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他和无名的相见,英雄惜英雄,他在内心里根本不愿杀无名,但大秦法令无情,若为一已之念而废弃法律,整个国家将处于“人治”的怪圈而无所谓“法治”,在这种艰难的选择中,他掩面而泣,不忍面对万箭齐发的场面,他的泪是真正的英雄之泪。也有的同学说真正的英雄是无名,在最后的时刻,他可以杀掉秦王,但最后却用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完成了这次刺杀。在中国的古历史中,有荆轲这样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失败英雄,也有豫让这样的“拚将一死酬知已,致令千秋仰义名”的英雄,无名正是这些英雄的化身。更有的同学为英雄指瑕,说我们需要一个天下,但绝不是秦王的暴虐的“天下”,为什么要在“暴政”与“乱世”之间选择?还有同学从音乐、画面等角度做了个性化的赏析。

语文课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是“不‘说’一字,尽得风流”。这“不说”,其实就是情境的熏陶。而语文活动课就在这样的一种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受到教育,这是最佳的德育渗透。 

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宗白华说人生有六个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他们都在期望人能超越生理与物质的、实用与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乃至天地的境界攀升,至此,人才获得人之不人的精神标识。对现代人来说,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融入自然,与万物对话而交流,悲天悯人,以爱惜作人生的底蕴,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于人类的重要,无疑是人的首选价值。人的生命中有了道德的阳光,才能成为大写的人,舒展的人,这样人的生命才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作为语文教师,素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功底深厚是素质,博学多才是素质,机智幽默是素质,真知灼见是素质,谦虚、坦诚、大度、守信、热情、勤奋等等也是素质,所以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认真把握新课标的精神,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大写的人”的青青世界、阳光地带。





 作者邮箱: changhj@eyou.com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让学生走进探索的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