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572

概要: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作者: yylihailin - yylihailin 网上有一位老师谈到了语文教学的“主题先行”现象。说得很好。我觉得,“主题先行”与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崇拜”密切相关。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的认定在就是让学生接受一个“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既是他的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他的终结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这个“主题思想”的逻辑演绎过程。这种“主题崇拜”给语文教学带来几个弊端: 1.将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演绎上,模糊了语文课的本质规定。语文课的本质规定是学生直接与语文接触,通过这种接触,将语文本身所蕴涵的言语智慧转移到学生身上。如果我们的教学注意力都放在“思想内容”上,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规定性。 2.主题崇拜教学,导致语文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错位。语文课学什么呢?应该学言语。因为语文课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言语智慧不同于语言技能,言语智慧就是符号智慧,符号是一个既对应于世界又对应于人的认识的第3体系,符号处在世界、认识这个三角关系之中,人的智慧,就是通过符号联系、反映和发展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人学成

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

作者:  yylihailin - yylihailin 

网上有一位老师谈到了语文教学的“主题先行”现象。说得很好。我觉得,“主题先行”与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崇拜”密切相关。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的认定在就是让学生接受一个“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既是他的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他的终结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这个“主题思想”的逻辑演绎过程。这种“主题崇拜”给语文教学带来几个弊端: 
1.将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演绎上,模糊了语文课的本质规定。语文课的本质规定是学生直接与语文接触,通过这种接触,将语文本身所蕴涵的言语智慧转移到学生身上。如果我们的教学注意力都放在“思想内容”上,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规定性。 
2.主题崇拜教学,导致语文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错位。语文课学什么呢?应该学言语。因为语文课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言语智慧不同于语言技能,言语智慧就是符号智慧,符号是一个既对应于世界又对应于人的认识的第3体系,符号处在世界、认识这个三角关系之中,人的智慧,就是通过符号联系、反映和发展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人学成就。言语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载体和表现。主题崇拜教学,学的不是语文,而是人的思想。语文课肯定与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但那是因为人的言语智慧与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因为语文课要学人的言语智慧,所以才会有与人的思想体系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因此,如果脱离言语本身,思想义理内容的教学,没有语文课的规定意义。 
3.将语文课的目的定位在思想获得上,必然将语文学习过程做成一个逻辑过程。现在许多老师的语文课实际上是一个思想体系的逻辑演绎过程,课文成了这个思想演绎过程的逻辑框架和成果。它往往是先有一个思想框架,然后在课文里寻找到一个线索,并把这个线索作为那个思想框架的论据,最后得出一个自成一体的思想结构来。教学目的在掌握这个思想结构,教学成果也是这个思想结构的完成,其间,动用了课文中的一些线索。牵强附会微言大义就不可避免,老师的讲深讲透就是必然选择。总之,老师和学生都紧紧被思想义理牵扯着,语文本身被抛到后面去了。(李海林)


 “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的背后
    作者:  唐唐 - tangtang60 

“主题先行”和“主题崇拜”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了,在其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中国文化已经进入现代社会进程之中,而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框架仍旧停留在与现代社会相冲突的实践和理论框架中,也就是在本质上停留在非现代化(圣化社会)形态的文化中。(韩军“伪圣化”,一针见血。) 
这个问题其实是跟语文教学目的定位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力量将它的影响首先放在教学目的的定位上。如果说,传统语文教学定位在掌握义理(譬如儒家经义,知书是为了识礼),是与传统社会赋予教育(语文教育是其中主要部分)完成“教化”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社会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教育。我们现在赞扬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或者批评传统语文教学的失败在这个意义上才是准确的和抓住要害的。其他可能都是有违历史事实的“打扮历史行为”。进入现代社会,语文教学从“经学”中分化出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定位(100年前分科教学时候语文教学单独设科,是开始这种转换的萌芽)。但是因为传统的惯性,也是因为社会并没有一下子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社会,社会仍旧将各种各样的“教化”(主要是思想规范化)任务赋予语文教学,而语言文字本身运用能力往往只停留在观念层次上。很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和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仍旧是围绕为什么和怎么样掌握“义理”所设计出来的。现在这个“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就是其具体的表现。虽然语文教学理论有时候看起来是围绕“语文能力”而设计出来似的,若干“经师”也喜欢标榜自己的除了“育人”还实实在在地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从教师专业来说,很多年来,语文教学仍旧在“替人打工”,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也乐于做所谓的“人师”。呵呵,那一天语文教师能够不“好为人师”才算语文教学获得自身存在品质。扛着“育人”大旗的语文教学其实是很势利的,也很可疑。这一套东西因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特征直接冲突,与现代社会试图赋予语文教学的任务相冲突,所以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和没有效果。大家议论纷纷,就是反映之一。当生活本身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样子,而我们语文教学仍在努力维护一个与现代社会生活观念相冲突的“思想”(主题),呵呵,从纸面上看成绩是突出的,但是简单地了解一下,100个人有93个人(有待核实)对学校语文教学的态度是“不喜欢学语文,害怕写作文”,其实就是对这种独断“思想”和负载这种独断“思想”载体文字以及试图通过语文教学培养这种思想“复制能力”的厌倦,这种厌倦在非现代的环境里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大家没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可资思考,当“改革开放”一开始,情形就不一样了。看看我们语文教学很多年来一直就在反反复复就在争论同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放到更广大的背景里思考,就会继续的反反复复地毫无答案的争论下去。讨论这些问题,非闹得义愤填膺的样子不可,但是真正有是什么就说什么的科学品格的,就我粗浅的阅读,我觉得不是很多。语文教学理论跟其他科学理论相比较,缺乏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情况,不断回复到争论的原点,说明“科学”对于语文教学研究来说还是陌生的东西。在语文教学理论中最丰富、最多的为实施“思想教育”而一相情愿设计出来的理论就是典型的“非科学”理论。每天在具体课堂里进行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的是“思想教育”,譬如读小说,给人物定性分析然后挂上“商标”,就不是解读文学作品的路子,呵呵,我们课堂里又何尝有过文学教学。(很多人更愿意称“文学教育”,倒跟教学行为挺般配的。“文学教育”,连一首古诗也不放过,太残忍了吧。)我读过不止一位现代作家表示现在学校里的这一套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已经成了障碍,要创作必须摆脱学校里语言的影响,而有些爱好文学的少年坚决不上语文课,最后干脆离开学校搞创作去了。还有人奇怪地议论说,学校不是培养文学家的地方,拒绝文学在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地位,呵呵,没有文学性的语言是什么样子的语言,在我看来就是大大小小“时代精神传声筒”所发出的全体一样的陈词滥调。到学校里,不就是要把自己的语言变得有文采(不是华词丽句)一些吗。这一现象其实也是表明目前“思想教育”这一套是文学的大敌,呵呵,倒过来说也一样的,而且倒过来说或许也可以看到惧怕文学的人们思想本质所在。“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的文学在文坛早已是历史的错误和陈迹,早已被评判为是对于文学的戕害、对人性的摧残,而语文教学还在继往开来地搞着,据说很多人还在其中搞出“人文精神”来,悲哉! 
非常喜欢李海林先生的文字,也来呼应一把,不知道摸到痒处没有。呵呵。


RE: 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先行”与“主题崇拜” 

海林和唐唐说得其实不是一回事。 
我注意到海林一直认为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言语形式而不是言语内容。其实这样的提法是和语感教学相矛盾的。从我个人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至少在高中“主题先行”已远不是海林想象的那么严重。相反另一种在海林兄看来应当提倡的“例子”教学法,倒是越来越普遍。但这种教学一样没有什么味道,和唐唐所说的那个“背后”有关,而这其实不是语文教师所能左右的,教材本身就已经决定了这“背后”的东西。 
从言语教学所要达成的言语智慧而言,如果离开言语内容也无从谈起。 
我认为语感教学观和例子教学观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我觉得海林理论内部又很严重的矛盾的原因。例子教学观和语感教学观的最基本的的差别就是对课文内容的选择和看法。“例子”观要选择规范的文章,重文章的言语形式,从数量上则要少而精。语感观则在考虑学生的能力基础上选择人类文化积累当中的最有价值的言语材料,形式和内容并重。而且从实际的选择过程可以发现,当你选到高层次的有价值的言语材料的时候,它的言语形式也往往是无可挑剔的。在这方面我特别敬佩王尚文先生的理论和实践。语感教学论者首先要做的是对教材的改造,对整个语文思想的改造,而例子教学观往往只看到对教师的改造。 (李永宁)


    两回事与一回事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讲给学生的写作秘诀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