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正文

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61

概要:西安市三中 郑凤莲 社会发展目前迫切需要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审美能力又是当代新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这是语文教改和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我在教学中曾尝试着将审美心理过程应用到课堂上,并有了一些体会,试论之。审美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和效应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将这三个阶段的活动落到实处,才能有效的完成审美教育。 一、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应找准审美活动开始的切入点,巧妙地完成由日常心理向审美心理的转化。确定审美活动的切入点,我的体会是可从分析文章题目入手,亦可从质疑审美对象或课文内容、或作者观点入手。分析题目时要善于找出其看似矛盾对立的地方,使学生从对题目的深思开始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阅读兴趣,进入审美准备阶段。试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为例。题目是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其关键词语“最美的坟墓”就隐含着矛盾。我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思考:“坟墓”一词,就事来讲,与“死亡”有关;就情来说,与“悲哀痛苦”相联,若就“坟墓”谈

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西安市三中  郑凤莲

    社会发展目前迫切需要素质优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审美能力又是当代新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这是语文教改和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我在教学中曾尝试着将审美心理过程应用到课堂上,并有了一些体会,试论之。

审美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展开阶段和效应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将这三个阶段的活动落到实处,才能有效的完成审美教育。

    一、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应找准审美活动开始的切入点,巧妙地完成由日常心理向审美心理的转化。

确定审美活动的切入点,我的体会是可从分析文章题目入手,亦可从质疑审美对象或课文内容、或作者观点入手。分析题目时要善于找出其看似矛盾对立的地方,使学生从对题目的深思开始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阅读兴趣,进入审美准备阶段。

试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为例。题目是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其关键词语“最美的坟墓”就隐含着矛盾。我引导学生作如下分析思考:“坟墓”一词,就事来讲,与“死亡”有关;就情来说,与“悲哀痛苦”相联,若就“坟墓”谈论美,其美美在何处?是种什么样的美?学生就是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审美期待并开始阅读课文的。

还可从质疑审美对象入手。先从通常角度看,从审美对象上找出不同一般的意义或与传统思维结果的差异,进而提出问题。如执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 我先截取了“绘画欣赏”(VCD)中“罗浮宫里的维纳斯”一节,随着镜头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转换,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维纳斯雕像,而后提出问题:这件举世公认的稀世艺术珍品实际上是一尊双臂残缺的女性雕像,若从我们传统的以“完整”“完好”为美的审美角度上看,它是不完美的,或者是有缺憾的,但数百年来,它却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驻足观赏。它缘何产生了如此巨大、久远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从审美的意义上讲,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美?具体又美在何处?与一般意义上的美在艺术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审美准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以下审美活动的展开显得十分自然。

二、审美展开.审美展开阶段也叫审美观照或审美实现。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活动是审美感知与理解。它的突出特点是认识与情感的交织,主体是在观照审美对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美感。这一阶段分为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一是审美感知过程,它伴随着愉悦的感情和直觉的美。二是审美理解过程,它伴随着形象美感和理性美感。随着对审美对象的进一步审视和赏析、联想与想象活动的展开,美感体验会更加丰富、深刻和强烈,直至让人深深沉醉于其中。

仍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为例,我是这样展开并实现审美的:

首先,在美妙的钢琴协奏曲《爱的纪念》和《蓝色的爱》中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参看课文扉页上的插图,并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坟墓的语段。学生明白了这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其实“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给人的印象是逼人的朴素。



接着通过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生平让学生明白墓主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大文豪。出身贵族的他生前不但有显赫的名声和地位,而且还拥有大量的财富。无论是依他的名声、地位,还是凭他的财富和人们对他的敬仰、爱戴之情,后人都可以为他修一座与他的英名相称的富丽堂皇的坟墓,可是他生前却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座极其简单也极其朴素的坟墓。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分析讨论,我使学生领悟到:坟墓上“开满鲜花”,表明生前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伟人托尔斯泰死后仍愿将尸骨化作肥料滋育鲜花,给人带来鲜艳芬芳和美的享受,表现了他无私、高尚、伟大的品质。其实这鲜艳芬芳的花朵正是他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象征.这是一美。

“没有十字架”,说明他不是基督徒。他生前由于追求贵族平民化并敢于与虚伪的教会做斗争,曾受到过教会的迫害并被除名。实际上他早已从根本上彻底抛弃了反动教会,并在晚年坚决严厉地拒绝了教会让他再次入会的请求。这说明他还具有坚韧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这是二美。

“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说明除了他的作品外他不愿留下任何让人记起他的东西。追求平凡,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愿留名,这正是他人格高尚伟大的表现。这是三美,也是最深刻、最感人的美。

以上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世间最美的”其实不是坟墓而是人,是由这一朴素普通的坟墓所折射出的伟人列夫•托尔斯泰永不褪色的人性魅力和人格光辉,即他的伟大人格。这也就是托尔斯泰的朴素无华的坟墓感人至深的力量所在,也是被誉为“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原因。

             

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意即天下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朴素争美。朴素的美是大美,是真美,是如出水芙蓉一般去掉了雕饰的天然的美.特别是在本文中,托尔斯泰生前显赫的地位同他死后简单朴素的坟墓构成的强烈反差和对比自有一种震撼人.征服人的力量.   

 古希腊哲学家普洛丁说过:“美有等级之分,感官所接触的物体美是最低级的,其次是事业、风度、学术和品质的美,这是较高领域的美……是与真善美合一,脱去一切物质负累的纯粹的理式的美。”作者在这里所称道的其实也正是这种美——“品质的美”、“理式的美”。换句话说,就是精神品质的美,人格情操的美。

 以上的分析其实只是审美展开的第一个环节,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再深入去理解它。为此,我又引用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分析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主要是缘于他人格的伟大。有了伟大的人格,才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的文学家。也只有像他那样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才会抛弃人世间浮华的名利,才会有如此普通平凡的坟墓,才会产生宏伟、感人的力量,并激起人们对他更高的敬意,更深远的怀念,才会让人感到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我又将托尔斯泰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对身后事的安排作了正面对比,用以说明伟人无一例外都具有崇高无私的品质,都是献身于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事业而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人。然后又将伟人与庸人、俗人作了正反对比,使学生意识到伟人追求的是人格的高尚,精神的富有;庸人贪求的是物质的富有和浮华的名利,所以后者只能名噪一时一地,而前者却能流芳千古。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追求什么。

三、审美效应:寻味审美情境,积淀审美经验,充实提升审美理想。

这一阶段也叫审美弥漫阶段,它是指完成了对具体审美对象的鉴赏、审美者的心理得到某种满足后产生的对审美情境的寻索玩味和对审美经验的积淀,这样可以充实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理想。

为此,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最后我让学生讨论:(1)最深层、最高尚意义的美是什么?答案是情操和思想的美,人格和精神的美。只有它才能真正使人流芳百世,永垂不朽。(2)伟人与伟大的关系是怎样的?经过讨论后要让学生明白:伟人首先是人格伟大的人。要成为伟大的人物,必须先要有伟大的人格,也只有人格伟大的人才能称得上伟人。人要努力成为伟大,而不要显得伟大。我们虽不一定能成为伟人,但我们可以像伟人一样培养自己纯洁高尚的品德,像伟人那样做人。(3)伟大和平凡的关系是怎样的?抓住文中“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一语,让学生意识到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伟大其实是蕴藏、包含在普通平凡之中的。也可以说,在普通平凡中就包含着伟大,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因此,我们不要轻视普通平凡的小事,不要瞧不起从事普通平凡工作的劳动者,因为正是他们在普通平凡工作中的劳动创造,才成就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样,在审美教育中还渗透了德育,体现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将审美心理的三个过程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后,我感到改变了我的教学思维,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让我眼界大开。它促进了我的教学改革活动向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网络作文的十大优势
《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1. 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 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审美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