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高中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高中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294

概要:金英华(北京师范大学燕化中学高级教师) 在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程上,传记散文是一朵翘翘早开而又久盛不凋的奇葩,以它独特的丰姿华彩,向人们展现着隽永的艺术魅力。一.该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一)教学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性质有如下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明:“学习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可见,文言文教学价值在于“见识经典”:一是认识功能——文化价值,即学习在于传承文化;二是陶冶功能——教育价值,即学习在于提高道德修养、确立人生责任等;三是发展功能——艺术价值,即学习在于克服语言断层、提升审美品位等。作为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文言文,尤其是传记类文言文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的意义”。(二)古代传记类散文特点在我国古代,传记类散文是由纪传体史书发展而来的,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两种成分。从文学的角度

高中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金英华(北京师范大学燕化中学高级教师) 
在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程上,传记散文是一朵翘翘早开而又久盛不凋的奇葩,以它独特的丰姿华彩,向人们展现着隽永的艺术魅力。
一.该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性质有如下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明:“学习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可见,文言文教学价值在于“见识经典”:一是认识功能——文化价值,即学习在于传承文化;二是陶冶功能——教育价值,即学习在于提高道德修养、确立人生责任等;三是发展功能——艺术价值,即学习在于克服语言断层、提升审美品位等。作为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文言文,尤其是传记类文言文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的意义”。
(二)古代传记类散文特点
在我国古代,传记类散文是由纪传体史书发展而来的,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两种成分。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作品。换句话来说,古代传记类散文是以历史事件为经,以历史人物为纬,在将事件与人物有机组合交织出的一幅又一幅历史画卷中,不只是平面地再现历史事件的交替,而是在错综的场景中凸现出了历史人物的典型化形象,具有极浓的文学色彩的作品。
(三)古代传记类散文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篇目多,容量大,选文杂,文体异。下面从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与高考试题选测两个维度,看看古代传记类散文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分别对必修与选修教材中古代传记类散文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了解古代传记类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同时,汇总2009-2010两年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了解古代传记类散文在高考选文中所占比例。
1.教材分布情况
表(一)人教版必修1-5教材
必修 文言文篇数 传记类篇数 传记类文言文篇目
一 3 2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二 3 0  
三 4 0  
四 3 3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五 4 0  
 
表(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言文篇数 传记类篇数 传记类文言文篇目
18 3 《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
 
表(三)苏教版必修1-5教材
必修 文言文篇数 传记类篇数 传记类文言文篇目
一 4 0  
二 2 0  
三 8 2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四 4 0  
五 4 0  
 
表(四)苏教版《史记》选读
文言文篇数 传记类篇数 传记类文言文篇目
19 13 《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秦始皇本纪》《赵世家》《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
数据说明:
人教版必修1-5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共选编文言文35篇,其中传记类文言文8篇,所占比例为22.86%。苏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一共选编文言文41篇,其中传记类文言文15篇,所占比例为36.59%。
2.高考试题情况
表(五)2009-2010年语文高考传记类选文
年份 高考试题套数 传记类选文份数 所占比例 选文出处
 
 
 
2009年  
 
 
17  
 
 
11  
 
 
64.7% 《北史•魏德深传》(全国1)、《宋书•郭原平传》(全国2)、《史记•叔孙通传》(北京)、《张自新传》(福建)、《梁书•孙谦传》(辽宁)、《沈周》(上海)、《卖酒者传》(江西)、《书沈通明事》(江苏)、《管子•小匡》(天津)、《宋史•李迪传》(广东)、《孟德传》(湖北)
 
 
 
 
2010年  
 
 
 
18  
 
 
 
14  
 
 
 
77.8% 《明史•王祎传》(全国1)、《宋史•康保裔传》(全国2)、《宋清传》(北京)、《周书•贺兰祥传》(安徽)、《周维城传》(福建)、《诸葛孔明》(湖南)、《宋史•赵良淳传》(辽宁)、《欧阳晔传》(上海)、《汉书•酷吏传》(四川)、《魏书•胡叟传》(浙江)、《宋史•查道传》(重庆)、《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江西)、《申甫传》(山东)、《明史•花云传》(陕西)
结论:由(表一)——(表五)数据显示,无论是教材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都特别青睐作为人类精神探寻印记的古代传记类散文,是因为这类文章有着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超强的关注、批判和超越意识。学习和阅读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该主题的教学策略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定位是“读懂”,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课标》对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目的阐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即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是将历史的眼光与现代的观念相结合。运用这种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认同感,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得到增强,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课标》对传记类作品阅读的要求是,“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课标》要求,高中语文古代传记类散文教学要重点关注什么呢?首先要关注“言”的知识,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学法指导,注意培养学生长期积累、归类梳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要关注“文体”的特点,突出“传记”的特征,这点也是教学难点。围绕“传记”的文体特点,要重点把握历史与文学、传主与历史、传主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即通过阅读传记,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分析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认识传主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其功过得失;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同时还要通过传记学习,汲取民族智慧,彰显“文化”气息。三是要关注传记类散文的“文学”价值,学习传记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创作手法,指导学生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传记类文学的特点:
1.真实性。传记类散文,尤其是史传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当然,史传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类散文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描摹物态。史传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概括性。在传记类散文中,尤其是史传散文,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但一些小传(如“逸事”等)或试题中的传记节选文段,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因而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很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选择能够概括人物一生特点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
4.通俗性。传记类散文一般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的,语言可以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多种才能与生活情趣的,语言可以生动活泼、文雅诙谐等,富于文学色彩。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高中古代纪传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2 (人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