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杂记”专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苏教版高三选修)» 正文

“杂记”专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苏教版高三选修)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756

概要:“遭”的常用义项有三个:(1)逢,遇到;(2)际遇;(3)遭受,受到。这里应该取第(2)个义项。这里的“果有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一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十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3.“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句话中的前四个“之”字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能够突出小丘经过整治后呈现出的景致带给人们的享受。参考译文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铒潭。离潭西二十五步,在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堰。堰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破土而出,争奇斗怪,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崚嶒重叠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像熊罴在登山。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简直可以把它装在笼子里提走。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怜爱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都非常高兴,以为出乎意料。我们就一次次

“杂记”专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苏教版高三选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遭”的常用义项有三个:(1)逢,遇到;(2)际遇;(3)遭受,受到。这里应该取第(2)个义项。
这里的“果有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一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十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
3.“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句话中的前四个“之”字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能够突出小丘经过整治后呈现出的景致带给人们的享受。

参考译文
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铒潭。离潭西二十五步,在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堰。堰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破土而出,争奇斗怪,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崚嶒重叠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像熊罴在登山。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简直可以把它装在笼子里提走。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怜爱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都非常高兴,以为出乎意料。我们就一次次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遨游的飞禽走兽,全都自然融洽地呈现出巧妙的姿态,在这小丘之下表演。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移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鄂、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购买,每天加价千金恐怕也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起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因为得到它而高兴,这大概是它真的走运吧!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际遇。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着)
B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卖)
C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尽力贡献)
D贾四百,连岁不能售(同“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B若牛马之饮于溪/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C其石之突怒偃蹇/是其果有遭乎
D梁之上有丘焉/遂书以名其亭焉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篇游记,用“得西山后八日”一句开笔,不仅点明了浏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两次游览思想情绪的连接点。
B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这篇游记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
C文章最后作者借景抒情,衷心祝贺小丘遇到了赏识它的主人,实际也在暗自生悲为自己不遇明主,将永远被遗弃荒州的前途而悲哀。
D本文中作者怀才不遇、坎坷遭遇和不屈性格与偏僻秀美而无人赏识的永州山水终于找到了契合点。

课外拓展: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2)描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其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翻译下列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找出文中相关的描写石、水的语句,试加以赏析  
答:1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chu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 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 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 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 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 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