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正文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471

概要:无道: 耦而耕: 津: 易: 怃然: 谏: 趋: 荷: 食: 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 )通( ) 桀溺:( )通( ) 而谁以易之:( )通( )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通( ) 植其杖而芸: ( )通( ) 使子路反见之:( )通( ) 4、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每一节的内容。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无道:                          耦而耕:                           
    津:                             易:                           
  怃然:                           谏:                           
    趋:                           荷:                           
  食:                         
    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      )通(      )  
  桀溺:(      )通(      )   
  而谁以易之:(      )通(      )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通(      )  
  植其杖而芸: (      )通(      )  
  使子路反见之:(      )通(      )  
 
    4、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每一节的内容。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探讨与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2、在文中,孔子出现的时候并不多,孔子的话也不多,但孔子的形象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发现与创新】
1.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了他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之”,最终他只能是一个孤独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是怎么认识的?











2.“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日前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语出惊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谁才能代表中国文化呢?









【基本训练】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譬(p)如  木椟(d)    后稷(j)    耻恶(w)衣恶食者
B. 孝弟(t)   酒馔(zhun) 木铎(y)    不得与(y)于斯文
C. 怃然(wǔ)  食黍(shǔ)   击磬(qng)  敝(b)之而无憾
D.沟渎(d)  曲肱(gōng)  便佞(nng)  杀鸡为黍而食(sh)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 使子路反见之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是鲁孔丘与?               D. 闻斯行诸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B. 趋而辟之(快步走)
C.杀鸡为黍而食之(吃)         D.见其二子焉(介绍,引见)
4、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C.趋而辟之     D.孔子过之
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 子路宿于石门     C.夫执舆者为谁     D.不吾知也
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7、上下句填空:
(1)往者不可谏,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孟子见梁襄王》学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1.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2. 《论语》十则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论语》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4. 《《论语》六则》(学案)(一)、(二)(语文版七年级)
  5. 名著导读——《论语》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6. 读《论语》思孝道(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7.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14——《论语》选读与语言、文化的积累梳理(...
  8.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
  9. 《论语》(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10.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11. 《论语十则》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12.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学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13. 《论语十则》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