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名著导读——《论语》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正文

名著导读——《论语》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404

概要: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 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1)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

名著导读——《论语》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 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1)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3)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1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 ;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 ,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二、合作探究
3.《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
明确:主要有治学、从政、修身养性和交友治道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限时训练】
 1、课内巩固(重点句子填空翻译):
(1)【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3)【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4)【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5)【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6)【今译】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7)【今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8)【今译】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今译】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今译】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14)【今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15)【今译】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16)【今译】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17)【今译】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 
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18)【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拓展练习  
参考答案【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扬帆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优美的汉字》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