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列夫·托尔斯泰》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正文

《列夫·托尔斯泰》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01-04 15:33:37]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155

概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独特的细致描写,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 喻的作用3、情感与价值: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喻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名人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呢?生:想师:那同学们要坐端正,认真仔细的听,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老师讲的是哪位名人的故事? 他,出生在俄国,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的农民那样去生活。他的这些信仰和行为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定时zha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列宁曾评价他

《列夫·托尔斯泰》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2、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独特的细致描写,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          喻的作用
3、 情感与价值: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名人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师:那同学们要坐端正,认真仔细的听,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老师讲的是哪位名人的故事?

   他,出生在俄国,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的农民那样去生活。他的这些信仰和行为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定时zha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列宁曾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曾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而是说给这个世界,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师:有同学猜出来了么?
生:没有
师:那老师接着介绍。
   82岁,他走完了他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老师介绍的是谁了吧?
生:知道,是列夫•托尔斯泰
    

师: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社会活动家,是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你们想象中的列夫•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同学想要把他所想象的外貌给同学和老师描述一下呢?
生1:很潇洒,应该很整洁,衣服也很漂亮,发型应该还不错
生2:长得一定很英俊,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人
师:我们想象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有贵族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已经无缘得见,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29页,自由的默读课文第1至第5自然段,看看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并板书课题“4、列夫•托尔斯泰”)

师: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和大家想像中的一样吗?老师采访一下同学们
生1:很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没有想象中的英俊潇洒
师:记得刚才同学们的想象中列夫•托尔斯泰是没有大胡子的,那真正的列夫•托尔斯泰有没有留胡子?
生:有,而且是乱蓬蓬的大胡子,很不整洁
师:那文中是如何描写他的胡子的?
生:“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告诉大家他的想法么
生2:和我猜测的也不一样,他长的并不怎么样,就是到了老年时才有那一点善良的感觉,才变得慈祥了
师:你强调了老年时才变的慈祥,那是不是说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看上去的很吓人?
生:是的,他长的很丑陋
师:好,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很吓人的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刻意的去美化列夫•托尔斯泰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呢?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列夫托尔斯泰的面部结构

(板书:面部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几个词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语的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语吗?
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
生:行为举止
师:能随便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么?
生:不能 
师:我们看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说他在第三自然段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师:对,目的是什么?  
生: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  
师:文中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估计这些人和我们刚才的想法都一样,一看就大跌眼镜。
师:嗯,是的,这段描写出现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这个段落中,作者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令人失望。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许多整齐的句式,还有大量的否定句。而且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功夫,许多地方都用了修辞方法,例如。。。  
生:比喻、夸张。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生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师: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
生1:比喻、夸张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1:用“植被多于空地”来比喻“多毛的脸庞”,这样更形象生动
师:是吖,这样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这一句没什么背景的渲染,像是素描直接进入肖像描写,突出了他的总体特征是——多毛、浓密的胡髭。
(板书:须发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髭)

师:还有用比喻和夸张的句子吗?
生2:“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师:那把这句的“皱似树皮”去掉可以吗?
生2:不可以,如果去掉了,这样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什么味道
师:嗯,是的,比喻和夸张的联袂使用,把我们带进了无穷想象的空间,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师:这句话是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文中第1自然段还有二句同样是描写须发的特点,有同学发现了么?
生2:“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须发覆盖“像热带森林般茂密”,滔滔白浪般的胡子。
(板书:滔滔白浪——胡子)
传神的比喻,夸张的突显,让我们一下子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特征有个总的印象。

生3:“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师:从这句中我们知道了?
生3:眉毛像树根样,泡沫般的鬈发
师:从这我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有着树根样的眉毛,泡沫般的鬈发
   (板书:树根样的眉毛、泡沫般的鬈发)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有着滔滔白浪般的胡子、树根杨的眉毛、泡沫般的鬈发。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额头和鼻子呢?

[1] [2]  下一页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录及反思(人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