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 正文

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

[01-04 17:04:50]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373

概要: 31.过本义是走过。 (1)动词 ①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超过。如成语“过犹不及” ③拜访,探望。如: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④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用作名词。意为“过错”“过失”。如: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 32.何本义是肩挑、肩扛。 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之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 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代词。表询问或反问,有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等。如: A.豫州今欲何至?

高考易考高频文言实词120实例(30-60) 高考复习(高三),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31.过
本义是走过。 
(1)动词 
①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超过。如成语“过犹不及” 
③拜访,探望。如: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④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用作名词。意为“过错”“过失”。如: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 
32.何
本义是肩挑、肩扛。 
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之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 
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代词。表询问或反问,有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等。如: 
A.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B.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作“操”的宾语,这里前置。) 
③作定语,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哪”。如: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若何”“奈何”的用法: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若何(何若、若……何)”和“奈何(何奈、奈之何)”用法相同,表询问怎么处置,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等。如: 
A.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肴之战》) 
B.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33.恨
本义是怨恨。  
(1)动词,意为“怨恨”。如:如: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2)名词,意为“悔恨的事”。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34.胡
本义是牛下巴颏垂吊着的肉,也指兽类下巴颏垂下的肉。被假借为其它用法和意义: 
(1)名词,泛称我国古代西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即“匈奴”。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2)形容词,意为“任意乱来”。如成语“胡言乱语”。 
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表询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2)用作疑问代词。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胡以”即“以胡”,意为“凭什么”。) 
35.患
本义是担忧、忧虑。 
(1)动词。意为“担忧”“忧虑”。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意为“忧患”“灾祸”。如成语“防患于未然”,又如: 
A.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B.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危害”。) 
36.或
为古“域”字,借为“惑”,动词,意为“迷惑”“迷失”。如: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军队没有向导,迷失方向,走错道路,落在大将军的后面。 
主要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如: 
A.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C.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37.疾
本义是一般的病。 
(1)动词,意为“痛恨”“痛心”。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通“嫉”,意为“嫉妒”“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吴兵法》) 
(2)用作形容词 
①快。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②猛烈。如成语“疾言厉色”“疾风知劲草” 
③大,强大。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8.及
本义是追赶(上)。用作动词: 
(1)追赶。如:及诸河……(《肴之战》) 
(2)比得上。如: 
A.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吴兵法》,“不及”即“比不上”。) 
(3)到,到达。如:及城里,亦然。(《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介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可译为“等到”“到了”“到……时候”“在……时候”等。如: 
A.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在……时候。) 
②表介绍出参与这一动作行为的次要对象。可译为“跟”“同”等。如: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用作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译为“和”“并且”等。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39.即
本义是节制饮食。用作动词: 
(1)接近,靠近,走近。如成语“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2)就位。如:吾初即位。(《史记•楚世家》)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①表时间紧,可译为“马上”“立刻”等。如: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②表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样,可译为“就”等。如: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 
③用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判断语气作用,可译为“就是”“便是”等。如: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7 回复: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例析  
 (2)用作连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相连或事理相因,可译为“就”“又”“却”等。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却。) 
②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即使”等。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3)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条件,可译为“在”“就”“就在”等。如:项伯许诺,即夜复去。(《鸿门宴》) 
40.既
本义是吃完少量的食物,引申为“尽”“完”,形容词。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附虚词用法: 
(1)用作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译为“和”“并且”等。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1)用作副词。情况有二:一表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二表在隔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如: 
A.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后。) 
B.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C.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墨子•公输》,已经。)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不久。)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情况有二:一表连接的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常和“且”“又”等词呼应,“既……又……”与现代汉语相同,不译,“既……且……”可译为“既……又……”;二表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同“则”等词呼应,“既……则……”可译为“既然……就……”。如: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