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0、⑴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⑵“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47、(2012新疆无答案)二、(二)阅读下面 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共4分)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 14.仔细阅读,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分)答: 48、(2012云南
文言文诗歌赏析题及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10、⑴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
⑵“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47、(2012新疆无答案)
二、
(二)阅读下面 这首古诗,完成13-14题。(共4分)
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4.仔细阅读,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分)
答:
48、(2012云南普洱无答案)
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8.“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首散曲的 。(2分)
9.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梨的思想感情?(2分)
答:
49、(2012贵州毕节)
(一)古诗词赏析
阅读范伸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第12题。(共5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1)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3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1)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此答案仅供参考)(3分)
(2)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2分)(仅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给满分)
(一)古诗词赏析。(从甲、乙两首中任选一首作答)(4分)
(甲)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0.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1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作者在上片用“ ”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下片用“ ”的赣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2分)
1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是感慨,也是控诉。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
B.三、四句表达了对南宋盛时的追念,对南宋灭亡的惋惜。
C.末尾两句作者直接表露作者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D.这首词是作者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报国志向。
(一)(4分)
甲:11.夕阳迟 欲暮时(2分) 11.B(2分)
乙:11.多少行人泪 东流去(2分) 11.B(2分)
54、(2012辽宁抚顺)
5.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侯深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