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外国小说欣赏二(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正文

外国小说欣赏二(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278

概要: 雷真民列夫•托尔斯泰和泰戈尔分别是俄国和印度重要的文学家。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极高的。今天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来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加深对这两位作家的了解。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时代背景。2、理解作品的内容。3、学习从情节、人物、写作特色待方面对小说进行赏析。知识汇总 《娜塔莎》 提起列夫•托尔斯泰,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作为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一些代表作,即使历经了几个世纪,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它的重要意义。关于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1828,逝于1910。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

外国小说欣赏二(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雷真民
  列夫•托尔斯泰和泰戈尔分别是俄国和印度重要的文学家。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极高的。今天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来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加深对这两位作家的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时代背景。
  2、理解作品的内容。
  3、学习从情节、人物、写作特色待方面对小说进行赏析。

知识汇总 
《娜塔莎》 
  提起列夫•托尔斯泰,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作为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一些代表作,即使历经了几个世纪,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它的重要意义。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1828,逝于1910。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关于《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长达一百三十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七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也一直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提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内容分析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主要描写的是16岁的娜塔莎遭遇爱情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外部表现。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先是简单地一句话就交代了参加舞会前的娜塔莎的心态:娜塔莎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她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再好”。接下来,娜塔莎的所有言行都围绕着这一点。先是帮索尼亚改变缎带样式,不断地嚷着“不是那样的”“让我来”,接着欢快地拥吻母亲,再修饰自己的服饰。读者几乎不用多做思考,就看到了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塑造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采用心理描写。舞会上盛装的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把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少女渴盼的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美丽的自己的心态一览无遗。这里,作者并没有详细地写出娜塔莎的表情,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了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将她的舞姿写得曼妙诱人,越是能够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所有的一切是通过娜塔莎的眼睛来展现的,我们几乎能够想像得到娜塔莎是带着怎样的急切的神情站在大厅里,等待一位绅士来邀请自己,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集之处。 
  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尔的情书的娜塔莎睡得安静、温顺、幸福,醒来对索尼亚狂喜地微笑,涉世不深的她认为自己拥有了爱情,而她活泼的天性又使得她急于把自己的幸福和好朋友分享,希望别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而当别人对此发表质疑时,她会不假思索恼怒地对着朋友说“你什么也不明白,你不要说蠢话”,“我爱了他一百年了”,“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我没有意志了……我爱他!”“不能够怀疑他”,一个为了爱情丧失理智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娜塔莎为了这份不成熟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好朋友翻脸,尽管作者在这里只用了语言描写,但我们还可以看到她的表情瞬息万变,羞涩、恼怒、慌张、决绝。而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她的爱情来了,击中了她的大脑,她只愿意享受、而不愿意思考这份爱情,这个时候的她,除了阿那托尔,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考虑,所以她会做出让人惊愕不已的决定——撕毁婚约。
  
  写作特色
  托尔斯泰最擅长的是将人物放置于背景中,再进行细化的描写,最突出的细节描写是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作者在展示各种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的同时,着重写他们在特殊的环境里,在生活发生变故的情况下,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他不孤立地进行心理描写,而把它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事态的发展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 
  同时,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也就是说,托尔斯泰特别注意提示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的不同表现,关于描述从一种心理状态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说明心理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常常是无言的心理描写,所表现的心理变化过程既体现了事态的发展,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选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细节,内心独白的运用,“心灵辩证法”的发挥,以及对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真切理解与深邃表达,这一切都通过丰富而又多样化的语言,自由地编织进一幅艺术锦缎之中。
  思考问题
  结合文章的内容,就作者所运用的细节描写,作一些分析。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作者用一个非常传神的细节来表现娜塔莎的性格特征,她还没有把自己的服装弄好,又急忙对妈妈一边嚷着“帽子还要偏一点”,一边就冲上前去了,结果“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下来”。忙着为别人操心,倒把自己的衣服搞得狼狈不堪。一个小动作,就把急于参加舞会的娜塔莎的兴奋、激动、焦灼不安的心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当风度翩翩的安德来公爵向她邀请时,她“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并且脱口而出“我等你好久了”,这样的反应是自然而然的,也表现了翩心直口快的性格,她的想法,她的感触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年轻的她不愿意错过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机会,尤其是当一个备受瞩目的异性站在面前时,作者写她“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笑容”,简单的一笔,就将娜塔莎那种从尴尬中忽而解放出来的心境点得通透。突如其来的欣赏让原本“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跳得好极了”,“脸上现出了幸福的喜色”,对娜塔莎而言,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跳舞这么简单,而是年轻的自己得到了异性的肯定,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素芭》 
  关于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 (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 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 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1] [2]  下一页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外国小说欣赏三(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