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计划总结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 正文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计划总结   阅读:8683

概要: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第一部分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 、标题 2 、文章开头 3 、结尾 4 、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 + 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 + 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 、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 、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标签:计划总结范文,http://www.51jxk.com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类
第一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 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 、标题 2 、文章开头  3 、结尾 4 、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 + 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 + 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 、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 、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 、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 、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 、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 、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 、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记叙文 
  一、常见叙事线索 
   1 、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 、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 、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 、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 、时间线索 6 、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1. 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 、肖像(外貌)描写 [ 包括神态描写 ]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 、语言(对话)描写 3 、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 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 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 注意语气或语调。 4. 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 、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 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 、开篇点××题; 2 、总领全文; 3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 、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 、为下文××埋下伏笔 4 、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 、篇末点××题; 2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 、首尾呼应; 4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 、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6 、点题 7 、前后照应 8 、首尾呼应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 、渲染××气氛 2 、烘托人物××性格(感情) 3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4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 、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 、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 、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 、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一、概括段意 
  ( 1 )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 2 ) 概括法:例 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 + ××人(组织或单位) + ××时××地 + 何种情况下 + 做×× + 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 2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 + ××景物 + ××特征。 
  例如 3 :(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 + 从××角度(方面) + 论证了××观点。例如 4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 )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 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1 、人物 2 、情节 3 、环境(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A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计划总结计划总结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计划总结
上一篇:八年级上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