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文

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60

概要: 北京二中 吕其憨 一什么是求异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一些人认为唯有甲是正确的,而我却努力探求以证明不只甲正确,乙也正确;或甲加上乙才是正确的;甚至甲是错误的,而乙是正确的。如此等等,这就是求异思维。显然求异的目的是为了求真,即求得对问题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通过记叙“平陆事件”的经过,表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如果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进行一番思考,就不难发现:“平陆事件”还蕴含着更多的含义。它发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六十一个民工集体中毒的事件?为什么一种并不算特殊的特效药,周围许多地方都没有,而必须向北京求援?为什么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从药品仓库把药送到三十里以外的特药商店,竟然靠自行车运送?……总之,“平陆事件

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北京二中 吕其憨  

  什么是求异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一些人认为唯有甲是正确的,而我却努力探求以证明不只甲正确,乙也正确;或甲加上乙才是正确的;甚至甲是错误的,而乙是正确的。如此等等,这就是求异思维。显然求异的目的是为了求真,即求得对问题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通过记叙“平陆事件”的经过,表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如果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进行一番思考,就不难发现:“平陆事件”还蕴含着更多的含义。它发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六十一个民工集体中毒的事件?为什么一种并不算特殊的特效药,周围许多地方都没有,而必须向北京求援?为什么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从药品仓库把药送到三十里以外的特药商店,竟然靠自行车运送?……总之,“平陆事件”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上存在着种种问题,亟待改进;反映出我们的物质条件还相当落后,亟需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作为一篇文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反映“平陆事件”,揭示它所蕴含的本质意义,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自然是完全正确、无可非议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篇文章面面俱到。然而,多角度地认识“平陆事件”,显然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陆事件”所显示出来的这两方面的意义,何者是事情的主流,何者为支流?如果认不清事情的主流,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清醒地正视虽属支流,然而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又有什么危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立意的角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此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求异”的思考,学生对“平陆事件”和这篇通讯的认识都可得到深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以使学生获取知识为目的,教学中注重灌输现成的结论,忽视甚至排斥求异思维,其结果是使学生的思路往往局限于一定的框框之中,习惯于全盘地,甚至是盲目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显然不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他们形成创造思维,不利于培养适应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认读、理解和鉴赏,是进行求异思维的前提。阅读过程是一个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循环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阅读一篇文章要求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抓住它的中心和重心,领会其写作上的特点,并能理解其社会意义。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文章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欣赏,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求异思维必需“脚踏实地”地进行。这个“实地”是什么?就是对文章的认读、理解和鉴赏,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求异思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在阅读中,如果脱离对文章的认读、理解和鉴赏,不是脚踏实地,而是凭空地,随心所欲地搞什么“求异思维”,就只能是胡思乱想,没有什么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对涉及文章的种种见解持一种批判态度。多角度进行批判审视和分析,是进行求异思维的关键性条件。马克思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都贯彻着批判和创造精神。他说他所中意的口号是“对于万物都怀疑”。这里所说的“怀疑”,当然不是否定一切、什么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而是对于研究问题抱批判的态度,反对盲从,迷信,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在他的主要著作和读书笔记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列宁提出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毛泽东要求我们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真有道理。显然,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怀疑、批判的态度,马克思将无法创立他的伟大学说,列宁也难以开辟十月革命的道路,虽然归根结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可以对一切认识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是因为,第一,任何正确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有限的,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因此,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有待于深化和发展;第二,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般说来,曲折、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文章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不足,也总是难免的,人无完人,这是我们都看到并承认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从来也没有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无法进行分析的文章;第三,许多文章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而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加以分析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局限性以及可能包含的错误——这种种复杂的情况,就是我们可以对一切文章及有关的认识持批判态度的根据。
  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时,根据文章特点,首先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义,认真读懂每个句子、段落的细节,同时展开想象,在想象的世界里调动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努力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从而准确把握文章所描写的全部内容。这个阶段,学生把概念性的语言在脑海里转化为形象,准确、全面地感知和把握艺术形象,还是感性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生活和面貌及本质,领会整个作品所显示的客观真理,以及其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说,启发学生探讨童话的主题。上述学生通过语言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理解,即认真反复的认读和鉴赏,就构成了求异思维的前提。在具备了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对童话主题的概括: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正象法国科学家居里所说的,“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给它一种解释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他们说一定还有可研究的地方”。此时,一些对《教参》的结论持简单的全盘接受的态度,或虽限于通常思路的学生,提出不出任何新的见解。而一些对文章认读仔细,而不满足于现成结论,相信问题“一定还有可研究的地方”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从多方面反复探讨:这个概括是否失之片面?是否失之肤浅?是否失之主观?是否还有更恰当的概括?一旦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探求,新的见解往往随之产生。他们指出,童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这一段描写,不是明明白白在讽刺老百姓吗?实际上,说出真情的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在童话中,除了这个小孩子是受到称赞的,别人都是被讽刺的对象,怎么能说这篇童话只是讽刺皇帝为代表的反动阶级呢?由此可见,《教参》的说法,未能概括童话的全部内容,失之片面,接着有人指出:如果把皇帝和老百姓相提并论,认为童话不分主次地把他们作为半斤八两的讽刺对象,也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在童话中,大量篇幅是把讽刺矛头指向皇帝及其大臣的,而且讽刺十分辛辣,面对老百姓的讽刺则显然有所不同。进一步的“求异”的探讨把问题引向深入。大家分析了皇帝、大臣、老百姓为什么受骗而不敢或不能正视事情的真相,而一个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天机”?又进一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展开了讨论,终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童话的主题得出了一个新的认识;童话告诉人们,任何人,不管他处于什么时代,处于什么地位,如果背上了思维包袱,陷入了盲目性,失去了自觉性,他就没有勇气,不可能如实地认识现实,就必须会做出蠢事;只有象小孩子所象征的那种无私无畏的人,才能如实地认识现实,反映现实。这样一个新的概括显然是有意义的,它进一步揭示了这篇童话的认识价值:《皇帝的新装》不仅是过去时代的人们的一面镜子,而且也可以作为今天的人们一面镜子。这篇童话以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寓意而不朽。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