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正文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392

概要: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 ——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王富东 751900一、语文教与学中的两种现象 现象一: 学校教务部门经常为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准及负责程度而对学生作一些问卷调查。调查中有多名学生提到一种现象——我的语文老师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课有目标、有重点、有训练。讲课井井有条,但我总是收获甚微。有时,老师那流畅的教学于我,就像时钟的钟摆,按每秒钟一次“滴答”的速率在教室回荡,初听声声悦耳,再听迷迷糊糊,后听便昏昏欲睡了。现象二:笔者多次在一些所谓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中,听到这样的话:昨天刚刚教过你们,上课要打开思维的马达,要把思维的闸门打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游走……看,因为你们不愿意积极主动思考,所以我只好把精心备好的课全盘交给你们了(老师一脸无奈,学生一脸无辜。)思考一:在学生心目中基本功扎实的老师的课,为何变成了“钟摆”的摆动?语文课的动力何在?语文教师的激情何在?语文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
                      ——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王富东 751900
一、语文教与学中的两种现象
     现象一:
     学校教务部门经常为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准及负责程度而对学生作一些问卷调查。调查中有多名学生提到一种现象——我的语文老师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课有目标、有重点、有训练。讲课井井有条,但我总是收获甚微。有时,老师那流畅的教学于我,就像时钟的钟摆,按每秒钟一次“滴答”的速率在教室回荡,初听声声悦耳,再听迷迷糊糊,后听便昏昏欲睡了。
现象二:
笔者多次在一些所谓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中,听到这样的话:昨天刚刚教过你们,上课要打开思维的马达,要把思维的闸门打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游走……看,因为你们不愿意积极主动思考,所以我只好把精心备好的课全盘交给你们了(老师一脸无奈,学生一脸无辜。)
思考一:
在学生心目中基本功扎实的老师的课,为何变成了“钟摆”的摆动?语文课的动力何在?语文教师的激情何在?语文课的效率何在?……
思考二:
苦口婆心的教师为啥对学生启而不发呢?辛苦执着的教师为啥收效甚微呢?孩子们问啥不愿意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呢?……
反思:
现象一反映了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在,忽略了学生对象,忽略了与时俱进,忽略了更新知识体系,依然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白开水般的感情来教导已经变换的学生,学生自然只能迷糊昏睡了。究其根本原因,乃是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缺乏应有的教学激情,也就无法开创性地备课授课了。其实质就是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化。
现象二表面上是现在的学生出了问题,但究其原因,却是辛苦的语文老师强行霸占了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从而培养出一批思维懒惰的学生来。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佳径
基于上述现象及思考,我在阅读教学中,边学习,边研究,提炼(开辟)了阅读教学减负增效的一条路径,那就是勇敢地给学生留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
“域”:字典意义是指某种范围或一定疆界内的地方。我的理解是一个人能力所达到的地方。如果把学生索要面对的读物当成是一个大海,那么,该学生在当前阅读背景下,阅读能力所达到的区域,就是“海域”。
要让学生自由地在自己独立的“海域”中自由徜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时间保证
教师霸占学生的自我阅读时机,多半是因为他(她)舍不得给学生留出大段的时间,总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讲,这样无意中就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与思考权。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匀出时间,如每堂课10分钟,由学生尽情展开素读、精读、比读、品读;学着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在这10分钟内保持专注,尝试把“心”投进文本之中,培养自己的控制能力,争取把这10分钟的资源用到极致:收获大量的信息、捕捉行文脉络、提炼文本思想、归纳行文艺术等。这样,在10分钟的阅读中,学生一直做着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相结合的训练,周而复始,以每周5语文课来算,一学期中,学生所获得的自我阅读时间为:5×10×20=1000分钟。这样的时间段,也保证了学生每天在课堂上的自由阅读空间(主要是心灵空间),在这一时间段中,学生的心灵空间是空阔的、全纳性的,也是自由的、放松的。这种心灵状态使学生有了足够的自我研读的实践机会。
(二)实践保证
1、教师层面:问题设计有整体性、研究性
当然,任何一堂高效的阅读课,都不是简单地放时间给学生。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自我研读”的这10分钟作最为经济与科学的引领,最好的方法是问题设计。此处的问题是从广义层面讲的,它是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而交由学生研读的文本就是靠这一问题的牵引而有方向地解读。这种问题应该具有整体性、研究性。以《三颗枸杞豆》第一课时的“自我研读”为例,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抓切点理读课文情节”,以下是学生自我研读的成果。
(1)淘气鬼:捉金巴牛—捣鬼—逃学—遇三叔—观野豆角花—再遇三叔—  被赠枸杞—获得启示—不再淘气。
(2)植物学家:小山村—小树林—乐园—春光四溢—大花蝴蝶— 在林中遇见三叔—跟三叔观野豆角花—捉太阳—三颗枸杞豆—成为植物学家。
   (3)秘密(迷):可惜太迟了—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三幅画的秘密—三个O的秘密—捉太阳的秘密—三颗枸杞豆的秘密
(4)乐园    (5)树林     (6)太阳  (7)时间  (8)……
“抓切点理读课文情节”,使学生自我研读有了方向,阅读收效甚大。
2、学生层面:自我研读有目的性、针对性
(1)读思结合:用语文的头脑去思考
粗浅的读者很难将读与思同时开展得很好,但如果我们老师能在一开始就对学生做自我阅读的心理指导,也许阅读收获将会更多更丰富。
还以《三颗枸杞豆》的研读为例,在第二课时,老师可以告知学生研读的方向:用语文的头脑去挖掘文本的构思特点,去感悟文本营造的意境(基调)等。
这样,学生有了如下的研读成果:
生1:用一组巧设的悬念串联一篇动人的小说 
一个出名的“淘气鬼”怎样成为植物学家?——三叔问什么声声唉叹:“时间不多了,太迟了,太迟了——”  三幅画“塔”、“书”、“树”是怎么回事?——三幅画下三个圆圆的“0”又是一个怎样的谜语?——是三叔捉太阳, “太阳”怎能捉住?——三叔留给“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谁又能猜出这三颗拘杞豆的秘密呢?六个悬念像一个个圆环,环环相扣,悬念叠起,勾连成一篇动人的文章。 
生2:用一个凄美的故事铺写一曲人生的赞歌 
作者写三叔的一生,无处不染上“凄美”的基调。
看,他从那春光四溢的树林走来,却是“柱着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嘴唇发紫,像紫红的桑葚”。如此瘦弱、有病的身子与烂漫的春光是这样不协调。可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老人,却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之情!乃至于对一朵花,一枝叶也观察得那么仔细!“时间不多了,时间不够了;太迟了,太迟了……”的声声叹息,流露出他对时光的流逝的慨叹,对一生无成的懊悔,对年青生命的关爱。后来我终于知道,这样一个瘦弱的老人他正患着癌症。……捉太阳的情景,再一次感染了我。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对生之留恋是那样强烈而又无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生无成的老人,却在生命终了之时,幡然醒悟过去的怠惰给自己带来的损失、造成的失败!可是谁又能反对,三叔的失败何尝不是他的成功?……最具“凄美”之笔的是结尾处三叔留给我的“三颗红色的枸杞豆”。红色仿佛是三叔的一是颗闪耀的红心,枸杞豆则象征着他的生命的结束,也寓含了对三叔的赞美之情:过去的三叔是失败的三叔,而在生命终结前一刻,他却完成了生命传承的伟大使命。三叔的一生是悲凄的一生,可因为他最后的一举,使他的一生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闪现出美丽的光泽,演绎出一则凄美的故事! 
(2)读写融合:用“第三只眼睛”去批注
 我时常会在学生开始自我研读前提醒学生打开他的“第三只眼睛”——一支水笔,借助于这支笔,提醒自己走进文本,控制自己思维在场,协助自己开展“批”(做记号)与“注”(写鉴赏、批评、感悟等)的笔头工作,从而把读、思、写三个看似割裂的动作,融合为三位一体的自动化的行动,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成长为成熟的读者。
下面是一位学生在自我研读中对《三颗枸杞豆》做的随文批注。
《三颗枸杞豆》简直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在此,多种修辞手法的装饰,使本就诗化的语言别具丰姿,如用比喻摹写金巴牛的黄色硬壳,像“一个金质的盾牌”;描绘三叔的眼晴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三个理想的失败像“三个圆圆的0”……比喻,使文章文采斐然,又使描写对象形象可感,别具感染力。另外,对大自然美景的描摹,调用了丰富的词汇,长短交错的句式,使人有如临宝藏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之感!“太迟了,太迟了”;“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等富于哲思的语句,如钻石般发出熠熠的光辉,让人读后如余味在口、余香在手。……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孟子二章》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相关文章
  1.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2.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
  3.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反思《雷雨》教学
  4. 新课程,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5. 给学生一双灵巧的手
  6. 每日给学生一份好心情
  7. 留给学生一方自主的天空——试论学校特色建设与语文综合实践的整合...
  8.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9. 表达师爱 每天给学生一张笑脸
  10. 给学生一个体验成就的机会
  11.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可以创造奇迹
  12. 给学生一片蓝天 让学生放飞思想——浅谈作文教学
  13. 给学生一个微笑 留住那一脉馨香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