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正文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78

概要:论坛精华帖:http://www.51jxk.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33 发散与聚焦谈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锡南高级中学 张秋枫 何谓创造?创造即标新立异,而这种“新”必须是有价值的,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发展的。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国民的创造力必须得到培养。 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例如科学家创造出仿生学(见高中语文第二册),发明家创造出候风地动仪(见高中语文第六册《张衡传》)等。不过这里所列举的是属于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学生也不可能个个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自我实现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即对个性在发展意义上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论坛精华帖:http://www.51jxk.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33 



 

发散与聚焦
----谈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锡南高级中学 张秋枫



    何谓创造?创造即标新立异,而这种“新”必须是有价值的,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发展的。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国民的创造力必须得到培养。



    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例如科学家创造出仿生学(见高中语文第二册),发明家创造出候风地动仪(见高中语文第六册《张衡传》)等。不过这里所列举的是属于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学生也不可能个个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的是自我实现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即对个性在发展意义上的、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创造性开发。我曾让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比赛:要求把瓶中的浸在水中的五色弹珠用最快速度取出来,看在一分钟内谁取出的弹珠最多。(在讲台上放着一只脸盆,盆中一只瓶子,旁边一双筷子。)一连几个学生战绩不佳,有的甚至没有丝毫战果。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一位学生走上讲台,二话没说,一把抓住手腕粗的瓶颈,一下子把瓶子倒扣在放瓶子的盆子中,几秒钟的时间,瓶子空空如也,台下一片喝彩。这种求异思维,这种创新意识,便是自我实现性的创造思维。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些,我们所教的学生将会是一个个有个性,活跃而富有创造力的现代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呢?下面就发散性思维和聚合(聚焦)性思维的培养来谈。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是由毂(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向辋(车轮的边框)辐射的过程,是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展开想象、联想、搜索的过程。这一思维的训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1)材料发散思维。也就是借助某个“材料”,以此作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例如,我们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时,可及时借此进行训练。文中列举了景泰蓝的三类制品:圆盘子,比较大的花瓶的胎,方形或长方形器物。可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创想,制成各种工艺品。如嫦娥奔月、铁臂阿童木、小狗、牧童、台灯、酒杯……



又如,在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桔皮除制成桔灯以外,还可制成什么?并要求回去做。只要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灵活开动脑筋,那就会有不少答案。如桔皮可制成灯笼,可制成小船,可制成莲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但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形态发散训练。事物有各种形态、色味等,以此为扩散点,设想出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以色彩发散为例:



红色:奶奶门前挂着的一串红辣椒勾起我无限的思绪。



白色:湖水清澈透明,朵朵白云如老人在湖底安详踱步。



杂色:一枝早梅傲雪开。



以上两种主要是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这种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也可进行。1991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迅速而又多角度联想和“圆”有关联的事物、形象后加以作文,如果学生思维滞钝、呆板,脑中只有课上数学老师黑板上画的圆,那就肯定写不出好的作文,甚至卡壳。一般同学都会想到地球仪、太阳之类的事物,但缺乏新意,无话可讲。其实,生活中和“圆”相关的事物很多,就看你思维触须能伸到多远,多广。爸爸的草帽,村口的小井,滚动的车轮……如此的题目不但有新意,且能够联系实际、自身,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方法发散训练。思维具有了流畅性、灵活性还不够,还必须具有新颖性,能想别人之未想,求别人之未求,言别人之未言,标新立异,开拓创造。这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方法发散训练的训练。也即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前面提到的夹弹珠的比赛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逆众开拓思维,避开那种费力、低效率的方法,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分析,勇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注意在这一点上进行训练。曾经要求学生以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发表议论,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避开同学们思维焦点。如此一提示,就马上有学生提出:没有淤泥哪来莲花?这样,学生写出了以赞美滋养了莲花的淤泥肥田为中心的佳作。又如“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一俗语众人皆知,不妨让学生逆众思索: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以此赞美那些清正廉明,洁身自好,不谋名利,但求无愧的铮铮铁骨。又如,要求对植物爬山虎发表议论。可以讴歌他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也可以贬斥他攀附岩墙才能上爬,分明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在这种种作文训练中,学生逆众开拓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聚合(聚焦)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创造型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聚合(聚焦)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只主张发散,而丢弃聚合,则不能提高创造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目的地加强聚合(聚焦)性思维地训练。



    所谓聚合(聚焦)性思维,是一个由辋向彀作辐辏“聚焦”的过程,通过多向性的不同角度思考以后,从提出的众多假设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选择的过程需要进行判断评价,也需进行聚合(聚焦)性思维。“推敲”这一典故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僧敲月下门”这一诗句中,对这个“敲”字,贾岛费尽了心思。究竟用“推”,还是“敲”?贾岛是一边走来一边做“推”和“敲”的动作,旁若无人。通过判断、分析,最终决定用“敲”字,觉得“敲”字以动衬静,更传神。这个“推”和“敲”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聚合思维的过程。



    语文教学须精讲巧练。精讲,有别于面面俱到地灌输式授课,是指在精选的教学内容内,聚合精华性的东西授给学生;巧练,是指在精心设计与选择的练习中,聚合精当的题目,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训练。精讲加巧练,才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过程其实也需进行聚合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自读,然后在初读基础上让学生讲大意。学生讲过后,我知道了学生哪些地方不懂,哪些地方半懂不懂,接着,要求学生参照注释再读课文,而后请学生再作翻译。这次讲后,我发现学 半懂不懂的是几个“以”的用法:“以中有足乐者”“俯首倾身以请”“撰长书以为贽”“以衾拥覆”。然后就这几个句子我逐句翻译,集中讲授了“以”的用法,从理论角度进行概括,并投影一系列有“以”的句子,让学生体会,然后再由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些例子进行强化,让学生举一反三。如此一来,不但课文读懂了,连重点虚词“以”的用法也掌握了。可见选择聚合与实施精讲巧练的创造教学方法是互为因果的。



    聚合性思维训练尤可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供料作文中若给予多则材料,要求就多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进行作文,首先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把每则材料中隐含的道理提炼出来,然后选取一条能涵盖所有材料的、最能体现各材料重心的道理进行作文。这个提炼中心的过程就是一个聚合思维的过程。



    发散和聚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两种思维往往同时进行。若在教学中注意这两种思维的培训,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性思维能产生新理论、新思想,开辟新的科学道路。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力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开发智力能源,就能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9.12.6.



(此文获无锡市中语会论文评比锡山赛区二等奖)

 

 http://www.51jxk.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3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对学生说话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