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正文

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171

概要: 语文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课题: 故 乡总课时:课型:预+展2010年 月 日主备人:高占军学生姓名:督查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能力目标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情感目标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学法指导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知识储备小说知识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故乡导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语文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课题:   故   乡 总课时: 课型:预+展 2010年  月  日
主备人:高占军 学生姓名: 督查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能力目标 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情感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学法
指导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知识
储备 小说知识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情感(2)展开、推动故事情节(3)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教学程序:                     第三课时
环节预设:
1、导入  2 自主学习10  3合作交流10   4展示20   5巩固3
一、检测导入:
二、研读课文: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 文章最后第5个小节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不留恋的原因是什么?不留恋是否是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  
                                                                                
3.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4、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第23课《公输》教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