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长恨歌》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正文

《长恨歌》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150

概要: 《长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4、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5、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课前积累【介绍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 1、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 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4、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5、 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介绍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学生笔记
二、自主学习
1、注音
(1)回眸     粉黛      骊宫     霓裳          临邛     鼙鼓         
 仙袂     衣钿    千乘    钗擘      马嵬    阑干      绰约
(2)解释词语:  
a、御宇多年求不得               b、春从春游夜专夜                   c、姊妹弟兄皆列土               d、宛转蛾眉马前死                   e、云栈萦纡登剑阁               f、不见玉颜空死处                   g、东望都门信马归               h、耿耿星河欲曙天                   i、其中绰约多仙子                j、珠箔银屏迤逦开                  k、玉容寂寞泪阑干               l、含情凝睇谢君王                  m、但令心似金钿坚
(3)古今异义:
a、六宫粉黛无颜色
b、可怜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jué)
d、临别殷勤重寄词
e、雪肤花貌参差是
⑷名句名段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在地愿为连理枝。
g、天长地久有时尽,----------------------。
2、自由诵读,诵读提示:
(1)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交流讨论后完成: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三、合作探究
1、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恨”的原因)


  





2、这种“恨”在本诗中从三方面表达的,即入蜀道上、归途中、回京后。试分析在每一部分是怎样表达的。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





四、研究讨论,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长恨歌》和《琵琶行》这两首作品。 
1、社会背景: 

 
2、作者经历:

 
3、个人情感: 


总结:
表达技巧:   


作品风格:


五、课堂延伸阅读
读长恨辞

蜀道如天夜雨yin,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长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的分析。



六、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两首诗





学生疑难及
意见反馈




课外拓展
风流天子——唐玄宗其人
开元天宝时代是中国古代大大小小的盛世中最辉煌灿烂的一个了。它是中国历史的骄傲,更是玄宗个人的骄傲。可是,遗憾的是,唐玄宗不仅亲手缔造了典章焕然,文采风流的开元盛世,也亲手把这个盛世葬送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之中。白居易一曲《长恨歌》,写尽了当年的风流,也写尽了当年的无奈。盛衰更迭,悲喜交加,曾让多少人唏嘘流涕,扼腕叹惜!那么,唐玄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开元天宝年间有如此众多的人才,有如此辉煌的功业,原因在哪里?我想,首先就要归功于唐玄宗的领导能力了。他既能审时度势,又有知人之明,这是盛世出现的重要保证。怎么叫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呢?玄宗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永远知道谁能帮他达到目的。临淄王时期,他要皇位,他知道,刘幽求、王琚这样的纵横家是最好的选择。开元初年,他要拨乱反正,让国家尽快走上正轨,这时候,他知道多谋善变的姚崇是最好的选择。政治规模基本确立了,他要守制度,立法度,这时候,他知道,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是最好的选择。再后来,国家已经安定繁荣的时候,他要文治,他知道一代文宗张说就是最好的选择。文治过度,朝廷腐败,全社会奢靡成风,这时候,他知道,清廉简朴,刻苦自励的李元纮、
杜暹就是最好的选择。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容易让人产生自满情绪,需要牛虻刺激一下的时候,韩休、张九龄这样的直肠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能够随时把握时代脉搏,再根据时代需要任命合格人选,这就是唐玄宗作为领袖有能耐的地方。
   光有能力还不够。开元盛世的到来,还要归功于玄宗的政治道德。《旧唐书•玄宗本纪》说得很清楚:“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黜前朝徼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赐酺赏而放哇yin,惧其荒也;叙友于而敦骨肉,厚其俗也;蒐兵而责帅,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日闻于献纳;长辔远驭,志在于升平。”什么意思呢?这段话列举的其实是唐玄宗诸如黜落奸佞,焚烧珠翠,考核官吏等等一系列政治举措。《旧唐书》认为,这正是开元盛世到来的原因。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我爱这土地》(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