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正文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939

概要: 学习目标: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3、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 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作者简介: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1、根据注音写汉字:( )落yǔn ( )咒zǔ zhòu ( )留mí 灵(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学习目标:
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 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1、根据注音写汉字:
(   )落yǔn (   )咒zǔ zhòu (   )留mí 灵(   )jiù 诉(   )sòng 无(   )liáo (   )驾líng 深(   )suì (   )智ruì (   )涵yùn 怜(   )mǐn (   )尽职守kè 污(   )miè 鞠(  )gōng 
2、词语解释:
陨落:     曙光:      灵柩:       盲目:   猖狂:                
媚上欺下:      睿智:    恪尽职守:         肃然起敬:         
二、探究展示:  
1、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请举例说明。
                                                                         
3. 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三、练习反馈:                  要紧的是“中国人”三字
 “今天给我的奖,说是第一名中国人得此奖。我说,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这个‘中国人’,应该包括中国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最近在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祝贺他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的座谈会上讲的一段简单朴素而又十分精彩的话。
笔者常常咀嚼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越嚼越觉得滋味无穷,越嚼越觉得有发感慨的必要。
其实,钱老的这段话,最有嚼头的还是“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此话虽寥寥几字,其内涵极为丰富。我猜测,他在说这句话时,至少有这么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这体现了他热爱中华,为“中国人”争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早年去美国。1955年9月2日,他冲破种种阻力,偕妻子蒋英领着两个孩子,远涉重洋,回到祖国。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斩钉截铁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30多年来,他正是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火箭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他被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在最高奖赏和荣誉面前,钱老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可见他的爱国之心多么赤诚。
其二,他说的这个“中国人”,指的是一个整体。即自己创造出的成绩,应归功“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奖赏和荣誉,应归于祖国和人民。
钱老的言行,自然是对那些自称“中国精英”而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出卖中国国籍,投靠外国,搞动乱和暴乱的那些人的有力一击,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深刻教育和启迪。现在,社会上不是常碰到这样的人吗?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儿圆,提起自己是中国人就矮人三分,甚至于嫌弃自己的祖国。我们应当学习钱老的爱国赤心,为中国的前进而奋斗,为中国的成绩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作为世界名人的钱学森,对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贡献如此之大,却把成绩和功劳记在“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身上。然而,看看我们周围,却有一些现象同钱老的风格有天壤之别:有了成绩归于自己,出了问题责难于群众;荣誉和奖赏争着抢,吃苦和奉献很少讲;也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把自己经营的单位或企业说成是“我的”,而极少说“我们的”。这些,都是缺乏群众观点的表现。我们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系统工程。个人的才能固然不能否认,但广大群众的奋斗却绝不可低估。英雄来自于群众之中。因此,不仅在困难时需要团结群众一道努力,在取得成绩时,更不可忘记群众。奖赏和荣誉属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有了这些观点和认识,我想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高二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第二课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