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优秀教学案例(文学作品阅读训练之“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训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正文

优秀教学案例(文学作品阅读训练之“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训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957

概要: 教学目标:一、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二、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题目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考点知识链接”。 二、导入。 三、明确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2、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四、突破教学目标一: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 (一)展示题型:1、考点的基本题型示例: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06年沈阳市中考课外阅读《献你一束花》)2、考点的变式题型示例:(1)下面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4分)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2007年广州市中考课外阅读《骆驼祥子》)(2)请用横线在③、 11 两段中画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优秀教学案例(文学作品阅读训练之“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训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教学目标:
一、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
二、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题目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考点知识链接”。
 
二、导入。
 
三、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
2、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四、突破教学目标一:了解“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基本题型与变式题型。
 
(一)展示题型:
1、考点的基本题型示例: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06年沈阳市中考课外阅读《献你一束花》)
2、考点的变式题型示例:
(1)下面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4分)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2007年广州市中考课外阅读《骆驼祥子》)
(2)请用横线在③、 11 两段中画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009年重庆市中考课外阅读《为我唱首歌吧……》)
(3)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段你认为精彩的人物描写的文字,摘录下来,然后分析这段描写的好处。(4分)
(2009年青岛市中考课外阅读《保姆》)
 
    (二)学生朗读示例的题目。
 
(三)学生根据题目关键词的提示归纳 “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题型特点。
 
(四)老师引导明确“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题型特点:描写方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五)教师总结强调:看题时应划出题目的关键词,它们能帮助我们辨识考点。
                
五、突破教学目标二: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一)积累考点知识:
 “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运用“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写出(或表现/表达)了人物XXX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
 
(二)归纳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1、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所做练习1的三种得分答案:
题目:文段中“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个句子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得1分答案示例: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衣服的破旧,从他穿的是长衫看出了他是一个不愿与别的穿短衫的人地位一样,从而写出了他自命清高,虚伪的性格。
得2分答案示例:采用外貌描写,说明了孔乙己的生活穷困潦倒,和孔乙己不想和短衣帮的社会地位一样。 
得3分答案示例:这个句子采用了外貌描写,写出了孔乙己贫困潦倒的经济状况以及极其懒惰的性格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考点的答题要点:描写方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3、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所做练习2的两种得分答案:
题目:2、文段中“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个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5分)
得3分答案示例:对孔乙己神态的描写,传神的描写出孔乙己此时内心的尴尬与窘困 。               
得5分答案示例:这个句子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涨红了脸”、 “青筋条条绽出”这些神情形象地表现出了孔乙己在别人提出实证,揭穿他的谎言时的尴尬与窘困。(5分)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答考点时要注意:扣题作答,答案要与题目(关键词)相对应。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第一步:看题划词,辨考点,看分值(思考分数的分配),明要求。
    第二步:寻找题目所出处,阅读原文,判断描写方法。 
    第三步:抓住描写,联系上下文,分析、明确人物特点。
    第四步:扣题作答,答案要与题目(关键词)相对应。
            必答要点:  描写方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三)掌握“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这一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1、学生运用考点的解题步骤解答课内阅读3、4题。
2、展示学生答案,评判学生得分(学生评,教师引导),检验学生对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的掌握情况。
3、教师总结学生解题所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
4、学生再次运用考点的解题步骤解答中考阅读《痴心石》第3题第(3)小题。
5、教师展示学生答案,评判学生得分(学生评,教师引导),检验学生对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总结:
1、做阅读题的步骤:读懂文章 ===〉审明题目:辨识考点===〉解题:考点+方法
2、“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的解题步骤与答题要点:
第一步:看题划词,辨考点,看分值(思考分数的分配),明要求。
    第二步:寻找题目所出处,阅读原文,判断描写方法。 
    第三步:抓住描写,联系上下文,分析、明确人物特点。
    第四步:扣题作答,答案要与题目(关键词)相对应。
        必答要点:  描写方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运用“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考点的解题步骤解答中考阅读《痴心石》第3题的(1)、(2)小题。
2、尝试按照做阅读题的步骤解答《痴心石》的1、2、4小题,辨识考点,并自己积累考点知识与归纳解题步骤、答题要点。
 

 

陈菲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邓稼先》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