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正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270

概要: 学校: 万荣二中 学科 :高一语文 主备人 :董晓霞 黄晓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解决生字,读懂文意,复述故事情节 2、了解《史记》及司马迁 3、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复述课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进入课堂:1、导入新课:近代著名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不仅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而且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虽受腐刑,但为完父愿发愤著书,竭尽终生精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学校: 万荣二中  学科 :高一语文          主备人 :董晓霞 黄晓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解决生字,读懂文意,复述故事情节
          2、了解《史记》及司马迁
          3、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
进入课堂:1、导入新课:近代著名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不仅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而且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虽受腐刑,但为完父愿发愤著书,竭尽终生精力,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请同学们结合学海导航,完成下列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年)字____,_____人。西汉著名_____、_____和______。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     史,又名《太史公书》。全书共___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形式。_____ 是给帝王作传的类别;_____是诸侯作传的类别; _____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______是典章、书籍; _______大事年表。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汉武帝时共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评《史记》为 “                            ”。
      3、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目标1,请给划线字注音。 
缪( )贤    赦( )免    袒( )露    倨( )傲     睨( )柱   
佯( )为     汤镬( )    靡( )乱     不怿( )   避匿( )
         
          4、选出一名复述能力强的同学,复述课文。
作业布置:同桌课下相互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重要字词,积累实虚词,会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解决本课文言知识
教学形式: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知识点。
一、 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可予不?             (         )
2、臣愿奉璧往使。       (         ) 
3、拜送书于庭           (         ) 
4、召有司案图           (         ) 
5、秦自缪公以来         (         ) [来源:Zxxk.Com]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
7、肉袒伏斧质           (         )
8、特以诈详为欲赵城     (         )
9、设九宾于廷           (         )
二、 古今异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 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2、 廉颇宣言曰    古义                        今义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4、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                 今义                             
左右: 古义                        今义                           
5、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6、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7、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8、相如奉璧奏秦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9、位在廉颇之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实词虚词:解释意义。 
1、舍人(     )                         2、使人遗(    )赵王书(    ) 
3、徒见欺(          )                  4、窃计(           )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谭嗣同传》(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