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鸿门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正文

《鸿门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10-16 17:21: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104

概要: 《鸿门宴》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导入 垓下歌 大风歌 项羽

《鸿门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鸿门宴》学案
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导入  
        垓下歌                             大风歌                项羽                                                  刘邦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                   大风起兮云飞扬,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大风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作。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作者简介  
背景简介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放录音,学生准确认读   王(   )关中   说(  )项羽曰    好(  )美姬(  )  为(  )击破沛公军   楚左尹(   )   毋(   )从俱死也  且为所虏(   )    樊哙(  )  目眦(   )    按剑而跽(    )   卮(   )酒    彘(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完成作业
通假字1.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 置之坐上。古今异义词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副词,很。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④而听细说    古义:             今义:详细说来。一词多义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告别2.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故听之。因此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4.且   且为之奈何?将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况且5.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         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6.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为之奈何?代词,这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          珍宝尽有之。助词,衬字,无义7.去   相去四十里。距离            脱身独去。离去,离开8.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对       长于臣。比         复得见将军于此。 在9.因    不如因善遇之。就此      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就、于是               固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10.为    使子婴为相。任,做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词类活用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故乡学案3(人教版九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