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学案《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学案   阅读:8450

概要:(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3)正确理解诗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品味心灵的自由,感受生命的坚持。 (二)教学重点 1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3想象力、审美力、语言表现力、自主阅读能力的锻炼。 (三)教学难点 1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语言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情景描绘法、研讨法、比较法、诵读法 (五)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二、教学的实施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创作背景,通过诵读,初步感知作品,欣赏诗人笔下天姥山的美景。 (一) 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任务 要求在正式上课前,读熟作品,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搜集诗词中关于“留别”和李白的诗篇名句。积累点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 ) 瀛洲( ) 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语文学案大全,http://www.51jxk.co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3)正确理解诗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品味心灵的自由,感受生命的坚持。 
(二)教学重点 
1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3想象力、审美力、语言表现力、自主阅读能力的锻炼。 
(三)教学难点 
1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人呐喊的历史意义;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语言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情景描绘法、研讨法、比较法、诵读法 
(五)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二、教学的实施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创作背景,通过诵读,初步感知作品,欣赏诗人笔下天姥山的美景。 
(一) 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任务 
   要求在正式上课前,读熟作品,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搜集诗词中关于“留别”和李白的诗篇名句。积累点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     )   瀛洲(     )    剡溪(     )  渌水(     )    木屐(     )     
殷岩泉(     )    栗深林(     )    水澹澹(     )   扉(     )    訇(     ) 
鸾(     )    觉时之枕席(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的确)              越人语天姥          (yù,谈论) 
云霞明灭或可睹      (有时)                    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我欲因之梦吴越      (依据)                    脚著谢公屐          (zhuó,穿) 
迷花倚石忽已暝      (天黑)                    熊咆龙吟殷岩泉      (震动)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颤栗;使震惊) 
3、默写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③天门中断楚山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⑦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⑧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导入 
李白43岁时写了《行路难》一诗,诗中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什么事竟惹得诗人一片“茫然”?第二年,李白又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作者;教师朗读全诗) 
3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由学生自己说出李白的生平思想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明确: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诬,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yin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豪放不羁,从小接受的就不是严格正统的儒家教育,又有习剑任侠、学道求仙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极其驳杂矛盾:“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龚自珍《最录李白集》)这在历代诗人中,也是极为突出的。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学案语文学案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
上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