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正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493

概要:4、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1)“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2)“给美丽做道加法” 5、给倒数第3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6、读罢此文,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可以从写法、思想等方面来谈。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4、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1)“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2)“给美丽做道加法”
                                                                          
5、给倒数第3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6、读罢此文,你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可以从写法、思想等方面来谈。
                                                                         
                                                                          
                                                                          

例段9阅读下边这篇《夏之韵》,完成后边各题。
夏之韵
⑴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主旋律。②好像炉子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⑥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之间升腾。⑦夏天到了。
⑵                        。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   ]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这,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嗽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   ]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    ]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
⑶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⑷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第(2)段的[    ]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的一组是(     )。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征    爆发    蒸气     冲击
C.标志    爆发    蒸发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
2、请在第(2)段开头的横线上写出与下文衔接恰当的语句:
答:                                                 。
3、请品味第(1)段中“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答:                                                                    
                                                                          
4、第(3)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高考现代文主观题答题技巧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