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解题技巧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及练习(人教版高三)» 正文

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及练习(人教版高三)

[01-04 20:17:5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解题技巧   阅读:8568

概要:第②小题的“领取”是动词,它后面的宾语从具体的季节“春”、“秋”到“四季”到“生活”,可见是层层扩大范围的。“领取”又是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 度。“领取”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向人们展示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只需及时领取就是了。这样看来,本小题的答案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4.综合赏析题,正确的三项是A、C、E。B项对本文主旨的概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文中讲玉簪花的精神只是顺便提及的,说成“主要”赞美它没有根据。D项错在“不要有非分之想”,因为它在文中根据不足。下项讲“绿波”能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某些道理,而“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则夸大过分,有牵强附会之嫌。二、 5.(4分)B D6.(4分)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7.(4分)(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表述不求一律,意思对即可。(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

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方法及练习(人教版高三),标签:解题技巧大全,http://www.51jxk.com
第②小题的“领取”是动词,它后面的宾语从具体的季节“春”、“秋”到“四季”到“生活”,可见是层层扩大范围的。“领取”又是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 度。“领取”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向人们展示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只需及时领取就是了。这样看来,本小题的答案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
4.综合赏析题,正确的三项是A、C、E。B项对本文主旨的概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文中讲玉簪花的精神只是顺便提及的,说成“主要”赞美它没有根据。D项错在“不要有非分之想”,因为它在文中根据不足。下项讲“绿波”能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某些道理,而“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则夸大过分,有牵强附会之嫌。
二、 5.(4分)B   D
6.(4分)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
7.(4分)(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表述不求一律,意思对即可。
(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对。
8.(6分)①从今年仲夏开始—去年初冬—今年春天—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
②(1)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2)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三、9.“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10.“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11.(1)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2) 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3) 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12.B C(A、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说有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说有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四、13.(1)这样写一气呵成,增加了气势,强调了对品位的赞美。(3分)
(2)文中的你可指作者自己,也可指与作者有同样体验的赏花人;既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审视,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4分)
14.(1)洛阳牡丹不仅美丽品种绝佳,而且有传奇的身世。(2)盛花期,洛阳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每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1)牡丹跨越萎顿和衰老,将最美好的生命形象留在世上,可谓壮美。(2)牡丹品格高贵,值得膜拜。(每条2分,共4分。(1)意思对即可。(2)必须出现“高贵”一词。)
16.答案要点:作者写牡丹之美,是赞颂人的高贵品格。维护人格的尊严,不畏权贵;遵循自然规律和行事准则,不趋媚世俗;为将美好留驻人间,不吝惜生命……这便是惊世骇俗之美。(共6分,可分点赋分。意思对即可。)
(1)通读全文,理请本文的脉络结构。
       点拨: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以隔行分段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看牡丹。
第二部分:写牡丹的拒绝。
第三部分:意在揭示牡丹拒绝的原因。
(2)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教师引导点拨)
问题设计一:开篇用了四个排比句概括牡丹的美,这是人们喜欢牡丹的原因。但人们为什么偏偏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观看牡丹呢?
点拨:是因为欧阳修说过“洛阳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奇”在何处?文章又用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给牡丹身上笼上一层神秘色彩,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澎胀了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越强烈,看不到牡丹花开时的感情波动就会越大,感情波动越大,就越能引起人们对下文牡丹的拒绝的思索,文章的主题就更容易凸现出来。可以说,此段正是为下文牡丹拒绝以及探究牡丹的个性与品味蓄势。)
问题设计二:人们是乘兴而来的。“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但牡丹却毅然拒绝了人们。牡丹究竟为什么拒绝绽放呢? 
点拨:“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问题设计三:第三段中说,牡丹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根据上下文,简要说明这“荣誉和赞颂”具体指什么?
点拨:人们为它开花时的火热激情、辉煌灿烂和宏大气势,为它的倾国倾城、国色天香而倾倒、疯狂。
问题设计四:作者认为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膜拜,而应作为“高贵”来颂扬,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分点概括说明。
点拨:花开倾其所有,花落惊心动魄,不开时表现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格。
问题设计五: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牡丹具有怎样的品质?
点拨:牡丹具有高贵的品质。它拒绝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人们的盲目崇拜,它拒绝的是不属于自己的虚华,它所以拒绝,正是要固守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所以拒绝,正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自己那一年一度的绽放来得更加庄严而壮丽。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那拒绝的背后,是一份雷打不动的执着!
问题设计六:这篇散文,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四、五段,写的都是“想象”,这样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点拨:从“你”的角度来写可以促成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想象,渲染了牡丹花开的盛况,强调了人们的感受。
四、总结:
《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对牡丹花开花落的描写,着力赞美牡丹的拒绝,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
本文以洛阳牡丹拒绝开放为描述的重点,赞美了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味之美。文章似一篇喻理寓言,以牡丹的拒绝说明人的高贵不在于富丽而在于品位的深刻寓意。
五、第17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几个概念,“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上文学作品最高的一种奖项,奖励对象应该是最美的文学作品;“大美”是指张家界具有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山水;“翻译”即是对这两者进行转换。如果我们将张家界具有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山水用大家都能懂的语言转换成“文学作品”,那么张家界就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弄清了“诺贝尔文学奖”“大美”“翻译”这几个概念后,就不难得出此题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第18题:在这道题中,“山水”“几个方面”“与众不同”是我们应该紧紧抓住的三个答题点。在第二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家界的山峰与众不同,它“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张家界峰巅的松柏与众不同,“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张家界的山壑山涧与众不同,山壑山涧“更增添无限空朦幽翠”。综合起来本题的答案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第19题:在文章第五段描写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文字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字眼——“乍读”“再读”“反复吟味”。在作者看来,金字塔状岩峰是一部意蕴深远的大书,经得起人们反复观赏、反复体味,说明张家界的风景的确十分秀丽迷人。“读”和“吟味”表明张家界风景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品味。如果从举例角度加以说明,答案是:①文章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采用了“乍读……”“再读……”“反复吟味……”的形式,反映出张家界风景的百看不厌。②“读”“吟味”等词语表明张家界风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语文解题技巧解题技巧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解题技巧
上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2014福建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分析及试水作文(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