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289

概要: 1—6文言现象汇总5.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1—6文言现象汇总
5.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10.木兰诗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早晨) 
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战争)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扶持) 
雄兔脚扑朔(动弹) 
双兔傍地走(并排跑) 
②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④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二、句式积累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三、常识积累 
⑴作者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⑵文学常识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个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15.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2016高考文言文翻译知识清单(人教版高三必修)
《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1. 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课时)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 济南的冬天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5. 《马》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6. 《猫》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7. 《狼》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8. 《让心灵说话——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指导》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
  9.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
  10. 七年级下册期中字词及诗词默写复习案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1. 《猫》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2. 《论语》十则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3.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所有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