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正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157

概要: 一、【甲】*3-=H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wei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5JN-【乙】BkgI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T/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的。2.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IBLN①及走,又从之()②直十余金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一、【甲】*3-=H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wei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5JN-
【乙】BkgI
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T/
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的。2.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IBLN
①及走,又从之()②直十余金()c3$84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其一犬坐于前()%}3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地点都是;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D6>$H$
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P~#hS;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乙文则突出了狼的。`I)V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乙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的。uz
7.乙文后面还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评论的原文是“,,?。”如果给甲文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jlk
【参考答案】1.清;蒲松龄。2.①跑;②同“值”;③原来;④像狗一样。3.天快黑的时候、途中;一只、两只。4.惧。5.贪婪;愚蠢、狡猾。WY8$
6.机智、聪明;勇敢、警觉。7.点明主题、默写略;甲文评论略。k7<46;
二、【甲】'E]PnO
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l,~
【乙】@ygX1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上;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再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B0~TGb
【点拨】甲文和乙文表现的是同一内容,但各有侧重。甲文重在介绍书籍的演变因而介绍得比较概括,乙文重在介绍活字印刷的工序,因而说明得具体而详细。.:A2
【精练】1.甲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厚”字的意思;乙文划线的句子中的“薄”字的意思是。}/32=3
2.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了甲文中说的“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l4
答:。ubs)d
3.乙文在说明活版的制版过程时说“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这个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词,意为
;甲文说“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句子中的“和”从词性上说是一个词,读。~
4.甲文和乙文为了说明活字印刷“活”的特征,都用了适当的说明方法,甲文主要用的是;乙文则主要用了、等方法。kc
5.选出加着重的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A:UPk
每字为一印Be
火烧令坚#"T`]V
若止印三二本再火令药熔CNEy>U
持就火炀之D#[aW
木格贮之)UcYE
瞬息可就以手拂之<5Ev:
6.从乙文中找出同义词和反义词各一组。`T)
同义词:4-p
反义词:==}9vJ
7.乙文用的说明顺序是,甲文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意义的一句话是甲文中概括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一句话是。`
【参考答案】b,c^
1.活字模字模上的笔画2.略3.动混合连hé4.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5.D6.略7.程序顺序(时间顺序)yJDXE&
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p]
H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LB~q
f0v
%?y+=
(甲)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选自《龚遂治渤海郡》)w;=eP
dQb{
(乙)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a^POA6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z
①移书敕属县()②开仓廪假贫民()\U-;
③诘之,乃库中钱也()④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u|I!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7(
①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wu5
__;
②自仗剑下阶斩其首。v
qjm
12.(甲)文中,龚遂为了稳定渤海郡的社会秩序在赴任途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3分)lJQmO
D{Do=L
m3L
s&G
13.你如何看待(乙)文中张乖崖这一人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gm
答案(二)(共9分)10.①命令②借③盘问,责问④竟,竟然(每字0.5分,共2分)f0u8!W
11.①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或追究)。②(于是)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斩了那个小吏。(每句1分,共2分)[6GNX
12.遣还迎接的军队;下令撤销捕吏;明确良民与盗贼的标准(答出两点给1分,三点给2分)。效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1分))@
13.既可以说张乖崖防微杜渐,严惩污吏,也可以说他执法过严。(言之成理即可)(2分)HBp{9
6LC6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9
[甲]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4S
(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iJ$<
dS
[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S"$6
1、解释加点的词。(4分)V227ue
①辙生十有九年矣()o:$s
②太尉以才略冠天下()Q;:(
③通国之善弈者也()c?tB^'
④曰:非然也。”()pIB/{E
2、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m)
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gXi1
译:Eb/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G67
译:&,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